第11版:乡村振兴

长子县西马村:“小积分”激活乡村“大治理”

  文明集市的公示栏前,村民们围着最新出炉的积分排行榜热议不停;一旁的货架上,香皂、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码放得整整齐齐,正等着村民用积分兑换。这幅热闹场景,正是长子县鲍店镇西马村以“小积分”激活“大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西马村将“纸上条文”转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用“小积分”撬动“大文明”,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过去,西马村的村民公约虽写进手册、贴在墙上,却难真正走进村民心里,约束力与引导力大打折扣。2025年,村“两委”主动牵头破局,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共同组成起草小组,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等乡村治理核心领域,反复研讨,制定出十条可量化、可执行的村规民约。每季度,村里会逐户评分并公示结果,让村民监督成为常态,也让公约条款从“软要求”成了“硬标准”。
  这套积分体系涵盖22项加分项、19项减分项,还特别设置4项“一票否决”条款。见义勇为、孝老敬亲等弘扬美德的行为,能为村民累积积分;邻里失和、无理上访等影响乡村和谐的举动,会被相应扣分;而黄赌毒等违法违规行为,将直接导致积分清零。清晰的奖惩标准,把抽象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变成了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行为导航”。“现在有了积分制,大伙儿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高多了,对村子发展也更上心!”刚用积分兑换到洗衣粉的村民和雪苗笑着说。
  积分制不仅规范了村民行为,更催生了“最美西马人”评选热潮。培养出大学生的“书香家庭”、庭院整洁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带领乡邻增收的“致富带头人”……一个个身边榜样接连涌现,带动全村形成“人人争先进、户户比文明”的新风尚。返乡创业者晋小广,便是其中最亮眼的代表之一。
  在外打拼多年的晋小广,因需照料家中老人回到西马村。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他计划在村东头开一家“西马小馆”,把记忆里的家乡味带给乡亲们。创业初期,村“两委”干部主动上门帮扶:不仅带他考察选址、协调经营场地,还走街串巷帮他宣传:“小广做的都是咱地道家乡味,大家多去捧捧场!”
  如今,“西马小馆”已成村里的“人气地标”。小馆雇了1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村里办红白喜事、村民家庭聚餐,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里——地道的家乡菜、实惠的价格,再加上满屋子的乡情暖意,让小馆成了全村酒席宴请的首选。
  除了用“积分制”破解治理难题,西马村在民生服务上同样暖意满满。今年,村里加快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升级,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晚年。每天上午,休闲娱乐室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餐厅里,桌椅摆放整齐,餐具锃亮如新。“每天两顿饭吃得比家里都香,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打牌、锻炼,这日子过得太幸福了!”子女在外务工的付爱胜大爷,在这里找到了稳稳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据了解,照料中心实行惠民收费,午饭2元、晚饭1元,全村40位7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25位成了这里的“常客”。
  村规民约定方向,积分制度强动力。这“一约一制”,正是西马村撬动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支点。未来,西马村将继续倾听村民心声、创新治理方式,用心破解民生难题,让“小积分”持续释放“大治理”效能,让小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展现大作为、实现新发展,走得更稳、更远。

宋建敏 郭晓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7期

  • 第2025-08-16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