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积分兑换一包盐”“20积分兑换一瓶酱油”“100积分兑换一桶食用油”……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文”向“行动自觉”转化,寿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县12个乡镇21个村试点推广“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活动参与+积分管理+积分兑换”乡村治理积分制新路子。
目前,寿阳县已设立了19家积分超市,可兑换的商品以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均明码标“分”。平头镇还创新实行“道德银行”模式,在中国银行智享美丽乡村平台进行积分制统一管理。“用积分能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参与村里的事情还能加分,这让我们干事更有劲头了。”寿阳县西洛镇段庄村村民赵二虎高兴地说。
据了解,在积分制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指导试点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和积分管理台账,因地制宜制定《村级积分兑换细则》,将村民行为细化为“正向加分+负面扣分”清单,通过奖惩结合,引导村民向好向善。同时,建立“村党组织引领+网格化管理+群众监督”的积分评议体系,将评议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微信群进行公示。
“全县21个试点村约1.2万户村民纳入积分对象,村民宣传覆盖率和参与率均达到100%,家家户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寿阳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推广以来,寿阳县试点村“12345”工单件数量平均下降10%,提出发展建议12项,办实事解难题48件,村民议事参与度稳定保持在38%以上。寿阳县正在形成“矛盾自化解、文明自养成”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