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灵石

灵石县:聚力平安稳定 护航城市发展

  近年来,灵石县以健全完善平安建设体系,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等工作为载体,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大力度、最硬作风落细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完善平安建设体系

  近年来,灵石县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乡镇党政联席会,以及政法综治工作例会,就平安创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县域治理现代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重点人群服务监管等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领导机制上保证了各项平安创建措施的落实。严格按照“属地管理”与“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与11个乡镇、城区,38个成员单位,25个驻县单位签订了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加强了对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把维护稳定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
  按要求对干部提拔使用、晋职晋级、党员发展、劳模评选、文明单位评选、排查整顿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了严格的综治审查。截至目前,累计审查单位、个人4000余人次;严格按照政法综治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综治责任制各项奖惩制度的落实,充分运用各种综治手段,推进政法综治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对全县平安创建工作实行分类划片,切实做好督促、调研和业务指导等服务工作。把督查考核、跟踪问效作为促进乡镇(城区)、相关单位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来抓。

坚持守土尽责 切实保障社会大局稳定

  灵石县根据晋中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县域实际,主动认领“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项目,制定了《灵石县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组,组织调研组深入县人民法院、县妇联、县信访局等单位,就重点创新“化解防范社会矛盾风险”工作进行调研。重点研究讨论如何加快推进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各牵头单位主动上手,制定工作方案,迅速开展工作。县信访局持续推行日提醒、月通报、季研判、年考核“五步工作法”。各项信访绩效指标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等基础三率均为100%;县妇联通过源头服务,依托妇女之家、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站等不断创新载体,延伸触角,实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点单式服务。
  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方向,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研究部署,配齐配强乡镇政法委员并由政法委员兼任综治中心主任,实现了政法委员全覆盖,为“党管政法”向基层延伸提供了组织保证。严格建设标准夯实基础,按照“一厅四室”标准,完成1个县级中心、11个乡级中心、215个村(社区)综治中心的阵地建设。划分基础网格394个,专属网格29个,党建微网格3359个,实现全县“一张网”,所有工作在网格中落实,所有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形成“网格管理为基础、综治中心搭平台、综治信息化作支撑”的工作矩阵。示范引领在每个乡镇、城区各选定2—3个村(社区)级综治中心作为示范村重点打造。同时,建立领导包抓联系基层工作机制,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作为今年包抓联系工作的重点,予以重点指导和推进,培树一批典型,再通过示范村的引领带动,推动乡镇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截至目前完成了29个示范村(社区)建设。
  全县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61场,发布典型案例8个,制作了电子宣传片6个,制作并发放各类宣传片6万余册,在各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作品1451条,点击量、阅读量、曝光量、转发量达13.86万人次,覆盖人群24.6万人次。
  县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组织县委政法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政府办机关综合保障中心等职能部门共对全县7家售楼企业、6家房屋销售中介组织、11个养老服务机构、350余家药品经营场所、5家旅行社、4家艺术品经营单位开展了专项清查。公布13个职能部门线索举报方式,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提供涉养老诈骗相关线索,从严从实从快从细核查违法犯罪线索,构建专案、专班、专人、专业、专办“五专一体”工作模式,严格依法办案,全力追赃挽损。

坚持探索创新 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灵石县扎实做好减人增效、赋能网格,基层治理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实行村务人员改革,人员由3012人精减为1573人,报酬由1000—6000元增加为8000—12000元,“人员减一半、待遇翻一番”,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通过每月县乡、相关部门考核打分,对包括网格员在内的村务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基层治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创新执法联动模式,将执法巡查纳入村务人员职责范围,让村里人检点村里事,实行“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网格员和村务人员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在现场劝阻纠正无效后,可通过手机App在1分钟内完成上报,执法队迅速出动、奔赴现场,大幅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截至目前,案件来源网格员上报比例达到70%以上,真正起到了属地“监督眼”的作用。
  搭建“1+N”基层治理指挥平台,为更好服务保障全县基层治理和综合执法工作,整合政府热线、网格管理、数字城管、平安建设、综合执法等5项职能,成立灵石县基层治理服务保障中心,依托智慧灵石信息系统建立县乡行政执法和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平台,将专业人员巡查、村网格员巡查、群众举报、12345热线交办、信访转办、网络舆情反映等案源线索汇集到平台,平台5分钟甄别确权,10分钟精准派单,并全程跟踪督办。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印发《灵石县“金牌调解+”信访矛盾源头化解工作方案》,将城区华苑社区“金牌调解室”工作经验推广至全县所有乡镇,成立了12支基层“金牌调解”队伍和1支县级信访矛盾“金牌调解”团队,选聘81名“金牌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来自基层、熟悉社情民意、在居民中享有较高威信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2022年以来,全县12支“金牌调解”团队,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13件,化解率100%。县级信访矛盾“金牌调解”团队共化解中央交办案件、省市领导批示案件和其他重大信访隐患37件,得到群众一致认可。(郑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5期

  • 第2022-12-29期

  • 第2022-12-27期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5期

  • 第2022-12-13期

  • 第2022-12-08期

  • 第2022-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