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纠纷一律走诉讼程序、小矛盾用大招数、诉讼心态焦虑失衡……为解决上述问题,2022年,小店法院设立解忧驿站特色调解室,以零门槛、效率高、不收费、不伤和气的多元解纷新方式为群众解忧。
解忧驿站融合诉前调处和心理疏导两项功能。选拔优秀调解员作为主力,通过“引导员驻站、专职律师轮班、员额法官指导”三路配合,延伸调解触手,引导合理救济,总结解纷经验,优化资源运用,既化解案件又解开心结,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解忧站。
强化四项功能 让解纷提速见效
加大宣教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驿站以海报、小手册及宣传片等形式,推进多元解纷和诉前调解宣教,让人民群众了解诉前调解优势,提高公众对诉前解决纠纷的认同度,引导民事主体选择自行和解、社区行业指导调解,倡导法治、德治兼而并用,促进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有机融合。
设立点将台,提高群众满意度。开放调解员名录,设立“点将台”。遵循自愿原则,对有调解意愿案件,采用当事人自主选择调解员和指派调解员相结合方式分案,选定调解员后可以直接现场调解,也可以进入多元纠纷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
加快速调速结 增强群众认同感
现场调解,速调速结。以便民调解为重心,围绕“速”字做文章,实现一站式解忧。通过解忧驿站当日达成调解协议即当场作出司法确认文书,即调即结。
完善咨询功能,巧解群众千千结。派驻专业律师定期轮岗,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进入调解程序后有疑问或者程序性事项提供专业性的法律服务、答疑解惑,实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法律服务“零距离”。
零成本零负担更快捷 便民利民解民忧
程序简便更快捷。驿站不要求当事人提前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只要带着明确诉求来,解忧驿站就可以接待,展开调解、疏导工作。确需引入案件化办理的,再由驻站引导员和值班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和免费咨询、协助整理材料。调解时间、地点、方式不受限制,调解方式灵活多样。当事双方可以相约来驿站调解,调解员也可以深入一线、上门调解,调解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当事人亲朋好友、所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参与,在话家常的轻松氛围下化解矛盾。
解忧成本零负担。驿站服务、接待、调解均不收取案件受理费,零成本维权,降低当事人救济成本;通过多元纠纷线上调解平台调解更是可以实现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减轻当事人诉累,真正实现便民利民。
调解动能更强劲。引入良性竞争机制,把真正有实力的调解员选入“点将台”。通过展示调解员业绩和工作擅长,让当事人自主点将,选择类案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参与到案件调解中,一方面可以免去繁琐不必要的流程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双向选择,建立互信互动,使调解工作更顺畅,纠纷化解率更高。
疏导解忧更暖心。建立健全当事人心理疏导机制。对于无法通过诉前方式达成解纷目的的,先由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的调解员出面进行疏导,充分倾听诉求,为当事人提供释放情绪途径,满足心理需求平衡。再由驻站引导员和轮岗律师进行诉讼常识指导,讲授诉讼注意事项和实体法律常识等,帮助当事人确立正常的诉讼心态,形成合理诉讼预期。
解忧驿站作为小店法院新设立的诉前治理窗口,能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有效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真正找准各方需求,达到解当事人之忧,同时解法院之忧的效果。驿站在运行过程中建立台账,注重总结归纳辖区案件类型特点,数量、争议等规律特点,对于研判审判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22年7月6日成立以来,解忧驿站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收获了社会好评。共接待来访人员600余人次,收案650件,调解成功329件,在调177件,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