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开我们快六年了,我时常思念母亲,想着想着,情不自禁流下眼泪,甚至泪流满面。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忽然想起母亲,一宿都睡不着,总感觉自己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亏欠太多,但是现在又无法弥补,深深地陷入痛苦与自责之中。
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1949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宁远县舜陵镇双板桥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我外公、外婆共生育了5个孩子,其中老大是我的大舅,老二、老三是我的姨妈,老四是我妈,老五是我小舅。我母亲刚出生时候,身体很不好,听说肚子胀得很大,到处求医,幸亏民间大夫医术高明,用土方将她救活。然而,母亲体弱多病,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雪上加霜的是母亲6岁时外婆就去世了,她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外公为了照顾好自己的5个孩子,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外公积劳成疾,60多岁就去世了。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一直都忙于农活,但在我们3个儿女眼里,母亲的聪慧、勤劳、朴实、要强与勤俭持家,无人能比。
曾记得,我作为家里3个子女中唯一的男孩,身体特别瘦小,受到了母亲的“特别照顾”,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我。母亲曾经告诉我,在医院生我妹妹的时候,家里很穷,将大姨妈送来的那只鸡炖给刚分娩的母亲吃,不足3岁的我非常淘气不懂事我一个人吃掉一大半,连母亲都没能吃上几口。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虽然家里还是很穷,但是母亲时常将家里母鸡生的鸡蛋放在熟饭上面热着给我吃。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母亲经常到镇中学送来我最喜欢吃的“酿豆腐(家乡出名的特色菜)”。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我离家远了,母亲还时不时来县城给我送一些零花钱,并告诉我:“高中面临着要考大学的压力,非常辛苦,不要太节俭,适当花钱补补身子。”
曾记得,母亲总是省吃俭用,养育着姐妹和我,操持着这个不容易的家。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外出广东务工,留下母亲与3个孩子。母亲不但要插秧、割稻、栽苗、打柴,还要独自打理家务,照顾子女。尤其是农村双抢时节,母亲带着我们去收割稻谷,非常辛苦,但是,她毫无怨言。在我的记忆中,我家的农活与家务总让瘦小的母亲忙个不停。母亲生活俭朴,很少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也很少给自己买好吃的,总是腌制些家乡的农家小菜。
曾记得,2001年,我考上了二本大学(现为一本大学)。看着母亲总是那么辛苦劳作的身影,我对母亲说,以后毕业有工作了,我接您到城市里去居住。2005年,我参加工作了,再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或许为了履行我的诺言,或许为了照顾我的孩子,我把65岁的母亲接到县城来住。到我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闲不住的母亲再也不肯来县城生活。
为了关心渐渐老去的母亲,在工作之余,我总喜欢跟在农村生活的母亲打电话。考虑到白天她忙于农活不在家,我总是选择晚上跟她聊天。2015年底的一天,我回家,看到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埋怨母亲不告诉我,母亲却说:“我寻思几天就好了,就没打算告诉你,怕影响工作。”我心痛极了,打算再次接母亲到县城去居住。尽管姐妹和我都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反复奉劝她,但倔强的母亲依然放不下农村的家与农活,坚持不去县城。可一家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17年3月,母亲正在农田干活的时候,忽然她的胆管结石发作,被好心人叫来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治疗。尽管做了手术,但是她再没有离开过医院。2017年7月,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顾母亲这一生,她吃了很多苦,但是没能享受后半生的福,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内疚感,总以为待自己把车贷与房贷还完之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母亲也会有更好的生活,可是母亲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好好赡养母亲的心愿再也无法实现了。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就好像针扎了一样的痛。
母亲啊,母亲,您是我记忆里最深的思念!
作者系法学博士,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中心郴州分中心首批智库专家、中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外聘评审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湖南文理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所外聘专家、全国法院系统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评委、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会员、郴州市第四届青年联合会委员、郴州市人大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湖南省2015年“双千计划”专家。
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