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综合新闻

运城市“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和个人自主创新

  本报讯 近日,运城市出台《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激励措施》,“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和个人自主创新,进一步激发全市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措施》明确了知识产权奖励的对象、范围、项目、标准、审核以及申报程序等,奖励对象为在运城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具有运城市户籍的个人。
  《措施》统筹全链条、全方位激励,围绕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推进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推进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及相关事项六大部分,提出了激励高价值专利创造、支持商标品牌培育、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等十四项措施。
  其中,主要奖励内容有:被评定为国家级秀导航项目成果、运营一年以上的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联盟可获得30万元的奖励;年度获得专利授权量100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50件以上或高价值专利授权量10件以上的单位可获得20万元的奖励;对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为质押物,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按时还款的科技创新类中小微企业,每年按所产生的贷款利息、担保、评估等费用总额的5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个企业每年获得上述补贴总额不超过20万元(已获得省级相应政策资助的企业不重复资助);鼓励企业持自主商标品牌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和其他国际展会、博览会,对获得奖项的单位,每家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运城品牌计划”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以公开许可、先许可使用后支付许可费等方式,主动面向全市中小企业转化其专利技术达到10件以上(1年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校,最高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方法性创新措施主要有:支持高价值专利创造,推行政府资助科技项目形成知识产权声明制,创新市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标准化、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将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定,作为企业评优、推荐等主要评价指标。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对全市重大技术经济活动,研究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及分析评议。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等。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市知识产权专家库,鼓励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课、从事知识产权研究。加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引进培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等。

本报记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19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2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5期

  • 第2022-12-29期

  • 第2022-1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