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市监论坛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难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太原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考核,深化改革指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经成为太原市的一项制度化、指标化的政府性工程,先后印发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双随机抽查工作规范以及各部门抽查工作细则、指引,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基础工作巩固夯实,抽查检查持续规范,双随机抽查“全覆盖、常态化”运行,“三无”“三可”营商环境进一步创新提升。但作为日常监管的基本手段,“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运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难点问题剖析

  (一)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视不够的问题
  1.对双随机工作的纵向部署安排不到位。一直以来,从国家到省,再到市、县两级,各级政府开展落实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都是由同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建立议事机构,横向进行协调推动,而大部分省级监管部门却没有就双随机工作从业务条线上进行纵向安排,导致市、县两级对双随机监管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缺失、执行缺位。同时,由于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上下不对应,监管职责难捋清。如省住建厅的监管职责对应到市级层面涉及市住建局、城管局、园林局、房管局4家部门,而市对各县区,这些职责又集中到了住建部门,这还不包括市人防办的职责,在县区层面也归口到了住建部门。
  2.仍然习惯使用旧有的监管方式。2019年国发5号文件明确要求“在市场监管领域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也就是说,除了重点监管领域以及处理交办、转办案件和投诉举报线索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经被指定为日常监管的基本手段。但到目前为止,除少数单位正常开展部门内的双随机抽查外,其他单位要么按照省级部门要求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要么按照过去的旧有方式实施监管。
  3.各部门责任科室“身兼数任”。目前,太原市各级各部门针对双随机监管工作的责任科室均为兼职。全市29家成员单位中,除市人社局、交通局直接将双随机工作指派给了综合执法队外,另有11家单位的责任科室为法规科,其余16家均为业务科室,这些科室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承担着市场主体培增、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证照分离”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企信息归集以及其他“你配合我”“我配合你”的全市大项工作任务。由于牵头大项工作较多,精力分散严重,很容易出现“疲于应付”“标准降低”“推进缓慢”等问题。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精准率不高的问题
  1.登记事项和年报公示信息的双随机检查占比偏高。近三年来,按照省局关于双随机抽查覆盖辖区企业不低于3%的比例要求,主要依靠营业执照登记事项和企业年报公示信息的不定向抽查任务来完成的。以2021年为例,全市系统内双随机累计抽查企业9563户,占当年全市企业数3.71%,但针对登记事项、公示信息事项的双随机检查企业数为6564户,占到了年度部门内双随机抽查任务总量的68.6%,待查企业数占到了全市的2.5%,而发现问题1603户,问题发现率仅为36.7%。
  2.“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精准率低是“先天不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基于概率论的一个简单数学模型,通过设定一个比例,制造一个覆盖全域样本的抓取试验,在抽取结果发生之前,全域内每一个样本被抽到的概率均等,进而保证了抽取的公平公正。但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如何能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震慑行业,才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因此,如何克服“精准率低”这一先天不足,就需要我们引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
  3.基层工作较为繁重,双随机检查容易变形走样。目前,市场监管系统内双随机抽查任务基本由县区局机关和基层监管所的人员负责完成。但是由于各县区在工作繁重、任务交织的情况下,再加上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时候容易出现检查程序简化、书面检查代替现场检查的情况。
  (三)违法线索移交方面的问题
  目前,违法线索移交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区一级,一方面是对违法线索移交不敏感,甚至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个别单位对接收违法线索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确保整个工作线条完整、监管流程闭环。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策研究

  (一)改进作风、转变思路,主动开展上门服务。作为全市双随机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市“双随机、一公开”办公室在开展工作时要主动到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对接调研双随机工作,帮助成员单位妥善解决矛盾问题。近两年,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开展走访调研,通过面对面座谈的方式,不仅对双随机工作作了宣传影响,更从成员单位的监管需求角度出发,帮助答疑解惑、制定措施、建立机制,这种做法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二)通报表扬、奖励赋分,形成正向激励引导。在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指挥棒”作用的同时,正向激励引导工作也必不可少。2021年四季度,市双随机办公室每半月对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进度进行统计,以通报的形式发至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成员单位,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在制定考核细则时,还在省双随机办考核细则的框架内,结合太原市双随机监管的自主动作和创新要求,增加了奖励赋分项目,极大的激发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风险分类、拓展事项,提高抽查精准效能。2022年1月13日,国家总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基于企业的信用风险信息,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状况进行研判,根据信用风险状况不同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从而实现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此外,积极拓展抽查事项清单,将辖区市场监管领域风险较高的事项纳入双随机抽查,弥补双随机抽查事项的短板。
  (四)严格公示、强化运用,夯实信用监管基础。一是在公示双随机抽查结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同步通过政府或部门门户网站进行结果公示,确保检查结果及时有效公开。二是通过各类文件、会议及培训等,进一步强调双随机抽查中违法问题线索移交转办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违法问题线索移交纳入双随机工作考核机制。三是要协调各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及时将涉及失信行为的企业名单向同级的发改、市场监管部门推送,切实对失信行为主体实施信用约束和部门联合惩戒。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一个大课题。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系统性监管作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的常态化运用,逐步形成决策科学化、运行高效化、监管精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便利化的乱想监管创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监管现代化战略布局,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作者:太原市市场监管局 张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19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2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5期

  • 第2022-12-29期

  • 第2022-1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