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法治天地

太岳山司法的忠实守护者

——记全国优秀法院长治市沁源县人民法院

  2021年全院受理各类案件2197件,审执结2175件,诉讼、执行案件结案率112.35%,排名全省法院第一。服判息诉率、生效案件改判率、调解撤诉率等32项诉讼服务及审判质效约束性重点指标均大幅领先,执行案件10项重点指标综合得分动态排名稳居全省前3位。2022年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03件,审执结1883件,结案率98.95%,审判执行综合质效再创佳绩。
  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沁源法院人在这方红色热土上,深深扎根、默默坚守最直接的体现。他们以忠诚和坚韧践行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词,他们用担当和奋斗守卫百姓的和谐安宁,他们用无私奉献诠释初心使命。

“执行110”
让“纸上权益”变“真金白银”

  在接续攻坚“切实解决执行难”中,沁源法院成立了“执行110”,建立24小时值班运行机制,申请执行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现财产线索,可直接拨打“执行110”热线电话。
  2022年全年受理的719件案件全部执结,执行到位金额6736万元,十项重点考核指标综合得分98分,全省法院第一方阵。以“三晋执行护民生”行动为依托,重点围绕涉民生、涉金融案件集中开展执行,冻结案款6497万元、扣划936万元,查封不动产16处,强制腾房1处,查封车辆83辆扣押17辆。“执行110”“九时行动”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受理相关举报线索56次,应急出警259人次,拘传被执行人114人、拘留6人,罚款4人12.4万元。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发布“限高令”179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0人次。网络司法拍卖26件,成交9.7万元。开展“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案款集中发放大会,柔性关怀,两次集中发放案款6533万元,把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切切实实变成“真金白银”。

“多元解纷”
让百姓“少打官司”“少跑路”

  “我们既要运用法律进行裁判,更要饱含群众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公正彰显,让百姓信服。”这是沁源法院干警根植于心的司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司法便民措施,提高司法为民水平。
  该院全力推动“诉前诉中+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增4个调解组织入驻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2022年调解组织成功调解案件231件,矛盾纠纷化解率95.55%,调解数量与成功率实现“双提升”。充分发挥“多元解纷工作室”特色调解作用,推行“诉前委派+司法确认”模式,司法确认案件205件,平均办理时长5.89天,切实为群众提供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
  打造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的诉源治理新格局。2022年6月,该院把巡回法庭“搬进”了土岭底村委大院,就地调解了4件纠纷案件。一枚国徽、几张短桌子、方凳子、搭起了临时法庭,村委会干部、当事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热心群众组成“人民陪审团”,这样一来,既是庭审现场又是普法课堂,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给当地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如今,巡回庭审已经成为常态化,通过在村委民院里支起小小的法庭,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

服务大局让
“小法庭”做好发展“大文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沁源法院聚力高效服务发展大局,坚持发展有所需,法院有所为。
  沁源法院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着眼服务“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县域布局,以“小法庭”做好服务经济发展“大文章”。主动作为开展“护企暖企”服务,实行院庭长结对帮扶,上门服务重点企业,发送《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15条》,将法律触角延伸到企业中去,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7个。
  沁源县全域森林覆盖率60%,绿色覆盖率更是90%以上,北方罕见。做为长治市法院系统唯一的环境资源法庭——沁源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实质化运行,坚持以“法徽红”护佑“生态绿”。立足环境资源审判职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对乡村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案件审理工作,创新惩治违法犯罪、赔偿经济损失、修复生态环境的“一判三赢”。2020年至今审判盗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狩猎、滥伐林木等犯罪案件105件121人,用公正裁判守护沁源高颜值生态。
  在三一重工和通洲集团合同纠纷案中,为了让两家企业能坐到一起协商,综合审判庭法官奔赴三一重工沈阳总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成功把三一重工老总请到了沁源。讲法律、谈情理,讲利弊、聊发展,经过几轮“磋商”,双方都被法官履职时的真诚与耐心打动,不仅冰释前嫌,进而又签订了8000余万元的合作协议。该案例被省高院评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之一。
  除了商业纠纷本身,对于企业而言,最怕的还有打官司“问累跑累诉累”。2021年3月,因移民安置及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10余份起诉书矛头直指通洲集团179万吨综合煤化工、山西祥源101万吨新型煤化工项目。怎样才能既保证民生需求又保障重点项目如期推进,这考验着基层法官们的业务水平和处世智慧。郭道法庭法官对症下药,先同企业负责人进行对接,明确企业承担的责任,然后再逐一进户,同老百姓讲明政策、解读法律,彻底打消老百姓的顾虑。仅仅19天的时间,就高效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作为全国优秀法院,沁源法院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大力弘扬“沁源围困战”优良革命传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加速奔跑,为推动沁源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而做出了优质的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章大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19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