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灵石·关注

构建县域科普体系 提升科学文化软实力

——灵石县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 晋中市2021—2025年度全国(全省)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 完善各社区科普宣传栏

  • 灵石县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 在灵石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开展科普宣传

  • 城区学苑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   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灵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全县上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灵石县科普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灵石县获得山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县级最佳组织奖,县科协2020年、2021年连续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1月19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名单,灵石县成功入选。

    坚持“目标+结果” 科普工作有力推动

      开展全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和在“科技三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及省市实施方案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灵石县把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在省科协、中国科协公布灵石县为全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后,灵石县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创建工作,讨论通过了《灵石县创建2021—2025年度山西省科普示范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全省暨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推进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照要求、全面落实,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记者从县科协了解到,灵石县委、县政府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到全县年度综合考核、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工作中,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采取重大事项听取汇报、基层调研听取汇报、年度考核听取汇报、日常工作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建立县委、县政府常态化听取科普工作汇报机制,县领导和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带头参加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重点科普活动,并经常深入何泽慧院士纪念馆、王家大院科技观光园等科普教育基地进行调研,解决存在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坚持“基层+基础” 科普设施日趋完善

      灵石县根据创建要求,全力健全基层科普网络,按照“六有三保障一机制”标准,夯实基层科协组织建设,10个乡镇、1个城区全部建立科协组织,并推行3+1建设配齐了“三长”;192个农村、23个社区也全部成立科普小组,发展了1.1万余人的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组建包含3200余名志愿者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
      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县委、县政府从人财物上对创建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保障,创建8个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对5个乡村科普e站进行提档升级,每年投入6万余元维护遍布城乡的科普宣传栏,在县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掌上灵石”App等开设科普专栏,使基层科普设施更加完善,科普手段更加现代化。还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面向中小学生和家长及老年人举办气象科普、自然资源、防灾减灾、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9场科普知识讲座,推动科技科普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坚持“重点+热点” 科普活动有声有色

      灵石县按照科普成果服务广大市民的工作要求,针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组织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观流动科技馆巡展,组织3.5万余名中小学生通过县融媒体中心抖音线上直播平台学习气象、煤炭和蜜蜂科普知识。累计有2万余名青少年利用县博物馆、王家大院科技观光园、何泽慧院士纪念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中药材、核桃种植技术、养蜂技术等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并依托乡村科普e站、农技协会,辐射带动农民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组织1.1万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收集和上报“五小”成果1000余项;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印发全民科学素质科普知识手册、地震应急避险、食品安全知识等科普读本2万余册,开设碳达峰碳中和、疫情防控等科普课程,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带动全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提升。
      围绕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领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等科普宣传,针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应急科普工作,建立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广泛发动基层“三长”、科技志愿者、科普中国信息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及时传播科普中国App应急科普信息,确保把应急科普知识传播到户到人,推动应急科普工作持续开展。 (郑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1-31期

    • 第2023-01-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