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关注

让消费者买房时拥有更多知情权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商品房消费领域依然是投诉的“重灾区”,质量存在瑕疵、强行交房、捆绑销售等“老毛病”仍然存在。某些地方在新房销售过程中还存在样板房与实际交付房“货不对板”,甚至用缩小版道具冒充家具,不少消费者都吃过“哑巴亏”。
  对于中消协发布的投诉情况,市民王先生表示自己就吃过“哑巴亏”。说起这段经历,王先生很是无奈。“我是2019年在太原某知名楼盘购买的房子,当时的房价是12000多元。至于我为啥决定购买这套房子,就是被样板间的格局迷惑了。85平方米的样板间,家具摆放的格局特别舒心,装修的风格也特别亮堂。看完样板间后,我的购买欲望就克制不住了。和当初的置业顾问了解到,我所购买的房子和样板间的格局是一样的。等到交房了,我才发现,我根本就装修不出样板间的效果,购买的1.8米的床摆放不开了,双开门的衣柜因空间问题打不开,等等一些的问题就来了。我当时还纳闷,为何样板间的家具都能摆放开?后来我才知道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楼盘交房之日对于部分房企而言则犹如“大考之时”,一些楼盘在交付时问题百出。业主在收房时发现房不对板,实际情况与样板房大相径庭,质量问题频发。还有业主发现其施工、装修材料等与样板房不符。很多业主不知如何维权,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委屈求全。
  王先生表示:“等我把新房装修后,发现问题了,也找过几次开发商,受了一肚子气,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山西某房地产代理销售的赵总表示,样板间代表的是整个楼盘甚至是开发商的形象,所以开发商都花了大价钱进行设计,装修材料和装饰物件也是精心挑选,施工工艺也比普通住宅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样板房的精装修也掩盖了很多房屋自身的缺陷。有不少购房者表示自己实际购买的商品房与样板房有较大的出入,由此引发不少房屋纠纷。
  赵总建议,购房者在看样板房的时候,应带上尺子去量一量实际面积、层高等,再对照售楼书的房屋面积进行比较。据了解,部分开发商会将客厅和阳台之间的墙壁打通,这样会显得客厅很大。此外,有些样板间会特意装上大量的暖色调灯光,不仅会有扩大空间的效果,也会大大影响购房者对房屋采光的判断。因此,购房者在看样板间的时候,不妨把房间的灯光关掉,观察实际的采光情况。
  对此,山西德为律师事务所任毅律师表示,如今,精装房正成为新房销售趋势,为了达到促销目的,有些开发商夸大样板间效果吸引顾客的风气渐起。由于商品房买卖涉及环节多、专业性强,消费者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某些开发商会“掌握分寸”,在不造成实质性违约的条件下“忽悠”消费者。购房者则面临着维权成本高的现实窘境。即便维权成功,开发商也只是归还本该属于购房者的利益,总账算下来受伤的还是消费者。要想根治商品房销售领域的“顽疾”,要加大商品房销售的违法成本,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形成震慑。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从根源上避免信息不对称。
  任毅律师表示,商品房消费者权利需要更大力度的保护、更科学的政策倾斜。只有努力维护商品房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才能建立起消费者对商品房市场的信心,更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秦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02期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2期

  • 第2023-01-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