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一线

太原市龙潭大集:见证烟火人情 沉淀生活记忆

  •   随着经济复苏回暖,太原市各地区烟火气息重现。不少消费者反映,这其中,最数“集市摊”有人情味,那里记录了人们的生活轨迹,沉淀着大家的成长记忆,也见证着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城坊街的龙潭大集,感受这里的消费市场。

    “你来这儿就来对了,这里的东西最新鲜”

      开春以来,气温逐渐升高,许多人早早褪去了厚厚的棉衣。3月6日下午,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射在大地上,下午4时左右,虽不是早市时间段,也不是下班高峰期,但龙潭大集市场中的人们却不在少数,来往客流不断。
      记者看到,几百米的长街上,百余家商户大大小小的摊位整齐地设置在街道南侧,这里没有很高的叫卖声,只有不间断的询价声和轻松的交谈声。摊位大小也不同,有的小摊约1.5米左右,有的则4、5米左右,外观上来看,各个摊位整齐挨在一起,还有统一设计好的店铺风格。
      瓜果蔬菜、特色小吃、农副产品、日用家纺、古玩摆件、鲜花饰品……这里销售的产品种类多样,囊括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家蔬菜小摊前,记者看到新鲜的黄萝卜被简单地装在塑料袋中,标价1元/斤,商家老板告诉记者:“我这黄萝卜是今天现拔回来的,还带着泥呢,绝对新鲜好吃!”还有不少山西本地特色水果,吉县红富士35元/袋,原平酥梨10元3斤,纯莜面5元3袋……看到记者驻足观看,商家立马像拿宝贝似的拿出一袋又一袋新鲜产品,不停告诉记者:“你来这儿就来对了,这里的东西最新鲜。”
      在一家销售茶叶的商铺前,老板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商户全年不休,日常开业,都是小本买卖,行情好的时候收入还是不错的。”在一家补鞋修拉锁的小摊前,经营者是一位老大爷,两位顾客正在耐心等待着,老大爷说:“这是很多年的手艺了,不想放下,来这里也可以找点儿事做。”

    “品类全、价格好,在这儿买东西我省心”

      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来这里打卡的不在少数。消费者李大爷告诉记者:“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过来遛弯,顺便淘淘宝,这个集市大,东西太多了,经常就能碰到好东西,也能赶上一些价格好的产品。”消费者杨大娘则是每天来这里买奶:“这儿的奶是现打的新鲜牛奶,每天买2斤,回家第二天早上全家人喝,我们全家已经养成习惯了。”还有的消费者则是前来购买熟食:“这家的文水豆腐很好吃,我隔三差五就来买一块,还有那边的花卷馍馍,是人家自己纯手工做的,价格也实惠。”“品类全,价格好,在这儿买东西我省心!”对于这里,不少消费者都是这样评价的。
      此外,许多来这里的消费者还告诉记者,这里的早市和夜市人流量更多,早上都是赶来买新鲜蔬菜的人们,而晚上则是不少年轻人下班后带着孩子过来逛逛的,吃一碗柳林碗托、买点儿瓜子花生、看到喜欢的花卉还可以带一盆回去,感受忙碌一天后的惬意生活。
      还有不少住在附近的消费者表示:“这里自从开设集市后,并没有我们一开始担心的脏乱差,反而经过政府的集中管理,这里变得比以前更加整洁有序起来。”

    提升消费能级,让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消费的有序恢复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据悉,目前龙潭大集的所有商户都签订了诚信经营安全责任书,在摊位租金方面也有利好政策。龙潭大集只是太原市众多商圈集市中的一个,类似的市场还将不断涌现。
      去年,太原市商务工作会上提出,要聚焦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促进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打造10大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10个“夜经济”(早市)集聚区,10条以上县(市、区)域货郎经济带,引进1至2家国际知名商贸企业。继续开展老字号传承创新工作,新增3至5家“三晋老字号”企业。
      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城市集散地出现,成为照亮每一位老百姓的灯塔。

    本报记者余嫱文/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09期

    • 第2023-03-07期

    • 第2023-03-02期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09期

    • 第2023-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