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政协第十届灵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与会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民生、为民履职,结合今后工作思路和自身工作实际,发挥政协智库作用,为开创灵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李文静:持续推动灵石县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为持续推动灵石县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近年来,灵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此,李文静建议:一要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入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持续推进全社会节水行动,不断提升灵石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二要扎实推动水环境保护,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任务,以河长制为抓手,统筹各部门扎实推进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行动、妨碍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县“五域综合治理、建设美丽灵石”攻坚行动,加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坚决查处违规采砂、侵占河道、乱堆乱建等涉水违法事件。三要纵深推进水生态治理,加快实施汾河干流灵石段和境内支流河道综合生态治理;纵深推进水土流失和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依法加强水土保持相关规划、水土流失预防、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监测等监管工作。
闫毅刚:保障能源安全 推动绿色转型
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灵石县是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实现能源产业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此,闫毅刚建议:一要科学规划灵石县智慧矿山建设路线,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分门别类有序推进建设,立足监管抓好服务保障,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激励效应,撬动更多企业资金流向智能化改造。二要将智能化摆在更突出位置予以推进。成立智能化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整合内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瞄准实际需求科学合理设计,使得智能采掘装备更好地适应特定条件;建设统一平台汇聚分散数据,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三要多方位建立灵石县煤矿智能化建设人才体系,持续开展在职人才培养,不断更新知识库,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确保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深化校企合作,助推发展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企业培训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骨干,满足人才需要。
王莹: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灵石县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才能使灵石县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赢得竞争,形成资金、项目、企业、人才奔涌而来的良好局面,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为此,王莹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制度机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通报反馈机制,健全学习机制。二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通数据共享,形成信息“一个圈”,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三是继续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应用,定期开展政府自评,开通营商环境举报热线、网上信箱、设立举报箱,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优化细化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构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四是创新举措,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形成前置查询程序等举措让监管更有“温度”。
遆国宁:让基本养老服务惠及每一位老年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既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
近年来,灵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投入保障,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全面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培育康养产业,努力破解养老困局,初步构建起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工作格局,县域养老事业发展很快。
对此,遆国宁建议:一要扭转思想观念,对重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持续不断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吸引群众前来体验了解,帮助扩大社会影响,由此形成的社会效应正在慢慢显现。二要释放政策红利。落实各项文件精神,推动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健康发展,建立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三要加强服务、监管、激励,民政、卫健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全县养老机构的监管与考核力度,实施养老服务岗位津贴激励机制,加强人员专业培训,提升人员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
尤国星: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 营造“畅安舒绿”的通行环境
2022年,灵石县持续开展“五域综合治理、建设美丽灵石”攻坚行动,对“人口集聚区域、道路通行区域、河道行洪区域、项目建设区域、企业生产生活区域”进行有效改善、全面升级。县交通运输局重点对道路通行区域进行整治,全面提升道路整体服务功能,在县域内营造畅通、安全、舒适、绿美的道路通行环境。
为此,尤国星建议:一是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路产路权保护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将爱路护路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动员社会各界自觉参与到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来,共同为美化家园尽心尽力,同时通过完善候车亭、行道树标语等方式,把公路元素融入每条县乡公路,切实守好公路建设主阵地。三是提前做好超龄、老龄化、畅返不畅等道路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储备项目,及时对应上级支持项目及县域自筹等对相应公路进行修复改造。四是深入开展路警联动,大力整治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或抛洒、无牌无证、超限超载上路行驶等问题,加强联合执法,着力整治机动车维修企业无序停放、占道经营等违法乱象。
赵鑫:小蜜蜂 大产业
我国的优质蜜源都在北方,自古就有“南茶北蜜”美誉的“北蜜”核心区就在灵石,是中国蜂业古道的起始点。灵石的蜂产品量大质优,独具形成“北蜜南下”供需格局的先天条件。老龄化和亚健康人群的逐步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养产业的日趋兴盛、人们对蜂产品的保健作用和医疗效果的逐步认可、蜂产品在各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市场上优质蜂产品的缺乏等,给灵石县蜜蜂产业的发展带来愈加广阔的需求空间。
为此,赵鑫建议:立足本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借势而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是发挥地域优势,由省级龙头企业、山西省蜜蜂产业联合体牵头,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开拓市场,打造中国优质蜂产品集散地。二是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设立专门的产业发展办公室,切实扶持起龙头企业进行蜂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三是充分运用蜂业大县和旅游大县两张名片,捆绑运营,释放1+1>2效应,助力产业融合、释放叠加效应、打造靓丽名片。
郭苗 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