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正是太原华灯初上时。太原义井小吃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城市,最可爱的是她的烟火气。作为省会太原的小吃街,人们常常最先会想到的是食品街。然而太原还有一条小吃街,味飘香处,人气甚至比食品街还要旺,这里就是太原市万柏林区北一条的义井小吃街。
4月8日,正是太原华灯初上时,太原义井小吃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摊位挨挨挤挤 行人摩肩接踵
距离太原义井小吃街巷口还有30余米,烤肉、炸串,油炸臭豆腐的各种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并飘了过来,任何人都难以拒绝美食的诱惑。
在太原义井小吃街北巷口,来此的人比赶集还多,小吃街的两旁是小摊点,美食摊一家挨着一家。中间并不宽的人行道上,人挨着人,人挤着人,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北往南,大约二三百米的义井小吃街,远望近观都是赶夜集的行人和美食摊位。
摊主笑意盈盈 收入非常可观
“阿姨,给我来一份烤冷面,酸甜口的,不放香菜”“阿姨,我要一份卷饼,多加一个蛋”……一处烤冷面的摊位前聚集了许多熟客,摊主忙得满头是汗,操作却一气呵成,富有节奏感。
一名大学生对摊主说:“阿姨,我最爱吃你家的烤冷面,有两年多没吃到了,这回可得吃个够。”遇到了自己的“忠实粉丝”,女摊主乐得合不拢嘴。
万柏林区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一下班就赶过来了,想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顺便买些吃的带回家。
有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来这里大快朵颐,爸爸的手里已经拎了好几样,孩子又央求爸爸要吃章鱼小丸子,父亲笑了笑表示同意,牵着孩子的手去排队。
在小吃街一处碗托小摊点前,行人吃剩下的碗托空碗堆起来有1.5米高。
本想稍作驻足停留,采访几位摊主和行人,可是哪里有驻足的地儿。刚要上前问询,摊主笑盈盈地双肩一耸,两手摊开,露出相当无奈的表情,手中的活儿,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在小吃街的集贸市场北面,有一家卖绿豆糕的摊贩。记者赶紧上前,来二斤绿豆糕,才有了与绿豆糕女摊主聊天的空档。
她表示,疫情三年,家里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生活虽然有些拮据,但是如今都已过去了,现在这里摆摊,夜集往往会持续到零点。13元一斤的绿豆糕,每天能卖近150公斤,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女摊主擦擦脸上的汗水说,“累是累了点,但这样的日子很有奔头。”
听着人们的谈笑声,感受着熟悉的美食香气,夜风中的太原义井小吃街,抚慰了人们工作一天的疲惫。
后记:太原的城市烟火气正浓
太原义井小吃街带来的烟火气,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事实上,当晚,记者从太原漪汾街骑行到长风街,从北往南,在众纺路上,两边的小摊小店人声鼎沸。再向南到千峰南路一段,两旁的大小门店灯火通明,太原万柏林区新庄一段更是如此,街灯流光溢彩,路上车水马龙,恰逢周末,许多饭店重新出现了客人排队等位的场面。道路两侧挤满过往行人,不停有快递小哥匆匆而过。小范围的拥堵让急促的汽车喇叭声和门店喇叭的吆喝声交织应和着,充满了浓浓的市井气息,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城市因烟火气而生动,人们也在这份烟火气中创造和感受着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阎建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