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秦昕)4月25日,记者从太原市民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今年太原市的民政工作将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开展低收入人口监测,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将符合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及时纳入相应兜底保障救助范围。分类实施救助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动态调整太原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同步提高。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对低保边缘家庭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全部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71元/人/月提高到80元/人/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94元/人/月提高到105元/人/月。三、四级智力、精神持证残疾人护理补贴52.5元/人/月。
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按照上年度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0.8倍和1.2倍,太原市社会散居养育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调整为1170元/人/月,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调整为1755元/人/月。
此外,办好每件民生事。继续实施“爱心奶”工程,为7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不满18周岁的困境儿童等五类特困群体每人每天发放一盒爱心牛奶。扩大社区食堂覆盖面,在现有300个社区食堂的基础上,再新建100个社区食堂。完成约2000名助困对象和约5500名助残助优对象的助浴服务工作。2023年底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