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知识产权

努力打造一批“代表作”

——我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纪实

  

编者按
  今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部署,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为主题,于4月20日至26日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连日来,本报派出记者走进行政机关、企业及乡村,从我省知识产权建设成果、企业知识产权品牌打造、县域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等不同角度进行报道,为大力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做贡献。

  又是一年春光,一路繁花相伴,汇聚着前行的力量,山西知识产权“代表作”百花齐放。2022年,我省发明专利授权首次超过5000件大关,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3235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量达7000件,有效注册商标量342608件,首次实现中国专利银奖零的突破……
  近年来,山西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创造能力,知识产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宏图壮阔铺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质量并提 奏响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最强音

  去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暨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省委书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出席并讲话,正式吹响了我省建设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的号角。
  知识产权创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量质齐升,2022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5026件,首次超过5000件大关,较上年增长28.4%;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3235件,较上年增长19.3%;高价值发明专利有效量达7000件,比上年增长19.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件。有效注册商标量342608件,较上年增长18.4%。新增地理标志商标14件,总数达108件。在去年第23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省首次实现中国专利银奖零的突破。
  聚焦2023年知识产权各项具体工作,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知识产权局长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山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及《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高水平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五高目标”,实施“十三项工程”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
  一桩桩紧扣《纲要》和《规划》具体部署的落实成果,在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上发枝散叶,汇聚起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势能。

全面强化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标准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坚持依法保护,是理顺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
  2022年,山西省把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挺在前面,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加大执法力度等为着力点,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是全省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写入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是山西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接收各类专利申请1470件,获得授权809件,多项指标名列前茅,特别是保护中心建成后的第一年里,在专利预审业务中未发现质量问题,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
  为完善保护工作机制,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印发《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管理规定》,聘任首批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印发《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将侵犯注册商标权的企业及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的实施意见》,更好保障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办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印发《关于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促进工程助力特色专业镇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行动方案》,“平遥牛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筹建名单。
  在强化协同保护方面,山西省知识产权局与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协作配合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与省商务厅、省贸促会联合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山西省首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通过培训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参加沿黄九省(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会,开展沿黄九省(区)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忻州、吕梁、长治、运城分别与周边省份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合作。
  2022年,山西省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发生新变化,呈现新气象。7月,山西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确定为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省,全年办结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案件72件,同比增长了111.76%。在2022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查办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216件。依法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全年完成4批8095件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整改。在2022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期间,太原市知识产权局与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现场联合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为参展企业答疑解惑、保驾护航。
  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牵头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

压茬推进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新高度

  2022年,山西省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在深化知识产权“放管服”改革方面,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山西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12家公共服务机构、28家社会化服务机构入驻开展业务。
  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山西农业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遴选为山西省第三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山西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备案为全省第二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去年,山西省知识产权局还通过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市县政府分管领导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与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方式,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研究力量。
  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通过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等方式,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的服务。

擘画蓝图 赋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新动力

  如何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山西多措并举出实招。
  2022年,山西省共确定省级专利转化资助项目124项,资助金额2045万元,是2021年的3.9倍;太原先行先试,确定首批开放许可专利310件;“大同黄花”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获得优秀等次,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汇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取得新成绩。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提升运用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山西省知识产权局与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山西银行、山西金控集团签订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活动。中知(山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限公司建成运行,为质押融资工作提供平台服务。全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6.01亿元。
  树典型,立榜样。2022年,山西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等工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太原市、太原市万柏林区、运城市盐湖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获批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新增4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总数达到6家;新增3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此外,《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规范》等3项知识产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填补了山西省在知识产权托管、对接金融及评估业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中的空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范化、科学化。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之一;临汾市“加工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分别挂牌成立……一系列成果表明,山西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通过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工程、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等五大工程,培育建设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踵事增华,奋辑笃行。山西省正在奋力书写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答卷,一步步推进,一步步落实,努力打造一批知识产权“代表作”,奔赴一场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之约。

本报记者陈畅 实习生陈宣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8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