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社区

小修小补,我们期待已久

  •   “磨剪子嘞,戗菜刀!”宛转悠扬的号子声不知从何时起变得陌生,连同扁担上挑起的城市记忆也日渐斑驳。随着岁月更迭,去哪里换拉锁、补车胎、维修小家电等生活琐事逐渐成为不少老百姓的新烦恼。
      2021年6月,商务部、财政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今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再次重磅发声,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老百姓有刚需

      “好邻居们,电动车胎扎了,咱们小区附近哪里有补胎的?”“亲们,哪里有换拉锁的裁缝店?”在业主微信群内,隔三差五总会看到类似的求助信息。
      “漪汾院门口有一家修车子的,你过去看看吧。”看到信息后,李先生推着漏气的电动车,晃晃悠悠地向修车店走去。“以前居住的老小区门口就有一个修补车胎的,那时候车子有什么问题,维修很方便,也不用专门找。”
      无独有偶,运动达人薛先生在一次骑行中,车闸意外发生断裂,导致后轮失去刹车,无奈只好先去修车。可他在用手机地图反复搜索后发现,汽车维修的店铺比比皆是,自行车维修的店铺却寥寥无几,甚至最近的一家维修店也在3公里以外。
      “哎,好像又有点大了,周末抽空让你姥姥给你换个松紧带吧。”对宝妈张女士而言,每次给孩子网购衣服都特别伤脑筋。张女士介绍说,网购的衣服由于不同品牌尺码的差异,经常会不合身,可自己又不会针线,除了频繁退换货外,就只能周末带回老家改。

    手艺人有着落

      裁缝店、家电维修店、理发店……在太原市并州路二社区的“邻里公坊”内,老百姓的“小修小补”需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与市面上高昂的修补价格不同,邻里公坊的价格相对便宜,换拉锁,改裤脚之类的服务通常仅需几元钱即可。
      “干了三十多年了,以前在外面租了一个小门面,因为地方偏僻,很多人都找不到,生意也不怎么好。”在邻里公坊经营裁缝铺的刘师傅介绍说,缝补的生意本来收费就很低,如果再遇上客流稀少和房租水电成本叠加后,辛苦经营一个月下来仅能维持成本。“我孩子也大了,本来都不准备干了,但是因为有了邻里公坊,我们这些做小买卖的聚在一起,大家生意也比原来好了,我就再干两年。”
      近年来,并州路二社区主动顺应民生需求,将老百姓呼声较高的“低频刚需”服务不断引入,使得原本“走街串巷”的微利商户,也“登堂入室”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解决了一众手艺人的就业问题,更营造了温暖的社区居民关系。

    生活圈有温度

      2022年下半年,太原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第二批试点名单。太原市在城六区规划设置一批便民摊点,让“小修小补”这类业态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据了解,全市目前已改造完成100多个便民服务亭,计划到2026年底,力争实现主城区40%的社区达到高水平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便民服务亭”多数由核酸亭改建而成。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小修小补”更好地回归百姓生活,微信和腾讯地图于今年3月联合发起“小修小补”引路行动,筛选出了全国200多个城市超50万个修补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信息。
      只需在腾讯地图或是微信里搜索关键词“小修小补”,就可以更轻松找到家门口的各类便民修补小店。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小修小补”愈发便民利民。
      民生服务无小事,随着全社会的不断努力,“小修小补”一定会让“烟火气”回归,真正让一刻钟生活圈成为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本报记者曹翀 王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8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3-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