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啊,会不会是弄错了,我银行卡里的钱一分都没少,反而还多了八千元!”当民警证实骗子已成功骗取两万余元时,五十多岁的太原市民张女士仍旧坚持自己没有受到任何经济损失。
一刻钟后,经过民警耐心的讲解分析,张女士在醒悟的同时也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回想起前一天发生的种种,悔恨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淌而出。那么,究竟是怎样的“骗术”,让张女士一步步落入圈套呢?
一通电话落入征信骗局
“张女士,您在去年开通的京东金融业务累计欠款一万七千元,如果不及时注销的话,过段时间会影响征信……”近日,还在单位工作的张女士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首先声称自己是“京东客服”,并且在准确地报出张女士的姓名后,告知其需要注销相关业务。
素来谨慎的张女士本来都要挂断电话了,可一听会影响征信,又匆匆打开App进去查询了一下,果然在白条和金条下显示的金额累计共一万七千元,立马询问对方该如何操作。
“张女士,麻烦您上QQ点击一下屏幕共享,我帮您查看一下后续该怎么处理。”为了能尽快恢复“征信”,张女士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屏幕共享,殊不知已经一步步落入了对方精心准备的“圈套”中。
度小满、58借钱及各种不知名的借贷小程序……随后,在对方的专业“话术”下,张女士下载了一个又一个借贷软件,办理了一项又一项的业务,此时的她早已经是晕头转向。
“可以了,感谢您的配合,明天上午就能完成注销了。”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在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后,张女士才长出一口气。
而张女士也在挂断电话后,第一时间就查看了银行卡,余额分文不少,这也让她放心了起来。
一条短信导致寝食难安
“您尾号xxxx的储蓄卡收入人民币8000元……”当天晚上,一条入账的银行短信不期而至,使得张女士彻夜难眠。
可丈夫表示并没有给自己打钱,那么这笔钱是怎么来的呢?总听说人们被骗钱,可自己下午的这一通操作怎么还收到钱了呢?
“我们明天还是报警吧!”当张女士把事情原委向丈夫全盘托出后,一家人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张女士仍旧坚持自己卡上的钱一分不少,绝对不可能是遇到诈骗。
直到第二天报案后,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民警告知张女士所谓的“京东客服”是骗子假冒的,张女士通过借贷软件贷款共三万三千元,除了延迟到账的八千元外,张女士多次向骗子共支付了两万五千元。
“从来没想到会被电信诈骗,原本以为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被骗,可当时不知道怎么就被他套进去了,很多操作糊里糊涂就做了,回想起来真的仿佛一场噩梦。”张女士声泪俱下地说道。
事实上,冒充京东客服诈骗的套路早已屡见不鲜,但仍有人不断中招。如今,高学历中老年人是这些骗子的主要目标,骗子往往以“京东金条、白条”影响征信为由,骗取受害人在各大网贷平台中的贷款。
大数据时代,骗子可以精准地找到被骗者的隐私信息,然后量身打造话术剧本,让人们防不胜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保持警惕,如有疑问可以直接拨打96110咨询。
本报记者王洋 曹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