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天天3·15

买临期食品 像是在“薅羊毛”?

  “干了四年多食品电商,昨天有网友说我有良心,比骂我都难受,四毛钱接的每日坚果,转手就卖两块。”
  “几毛钱一瓶的可口可乐你喝过吗?我接了一挂,我是奸商野狗,哈哈哈!”
  “星巴克270超市卖十块,奸商拿货两块五、卖五块五,这些东西为什么会这么便宜,毫无疑问,它们临期了……”
  随着一条条“自杀式”揭秘行业内幕的视频段子风靡网络,使得临期野狗等网络主播爆火的同时,也让临期食品再度成为广大网友的关注热点。

买卖的“双向奔赴”

  5月31日晚上7时,在太原市小店区的一家食品店铺内,不少消费者正在仔细挑选着各种各样的食品。
  膨化食品、方便面、牛奶、饮料……店铺面积虽然不大,但吃喝种类一应俱全。与其他食品店铺不同的是,这家店铺所卖的都是临期食品。
  什么是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指的是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早在2012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这里卖的和超市的一模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的食品,干嘛不买?”00后小李一边自顾自地挑选着零食,一边随意地说道。对他而言,临期食品价格便宜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薅羊毛”式的体验也让他感到非常满足。
  店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会清楚地标明每个食品的保质期还有多久,而且因为性价比高,店里的生意一直也很好,一些热门的品类经常是一个下午就脱销了。”
  “短视频我也看到了啊,商家多少钱进货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可能以他的价格买到,反正还是巨划算就对了。”市民张女士表示,因为店铺离家很近,自己早已是这里的常客,最主要的是临期食品品质上和新鲜的没啥区别,价格更经济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好坏的“一线之隔”

  那么,临期食品到底安全吗?购买临期食品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山西省食品抽检秘书处周强表示,正常情况下,购买临期食品是安全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临期食品是临近保质期,并处于保质期内的食品,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
  “但是对于一些短保质期的食物,如鲜牛奶、鲜果汁等一旦过了保质期或者储存不当,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也会增加,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周强说,临期食品的价格确实让人心动不已,但是当购买的食品因为吃不完而超过保质期限,就会变成另一种浪费。
  他表示,消费者还是应当理性消费,不要因为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另外,购买后应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食用时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或出现异味、口感异常时,千万不要食用。

本报记者王洋 曹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