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幕降临,轰鸣声响起,坐落于太原市东西山旅游公路再次开启了“狂飙”模式,摩托车队蜂拥而至,享受着骑行带来“狂飙”的快感。然而,夺目的车灯、追风的速度,摩托车“飙车”的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头盔质量需把关
近年来,摩托车成为了很多市民朋友日常出行的首选,头盔的选择也成为摩友出行必备的行头。
6月10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摩托车店,看到多数商家把头盔摆放在门口醒目位置供市民购买,款式有全盔、半盔、通用、成人款及儿童款等,颜色有红、白、黑、灰、蓝等多种色彩,价格从几十元至百余元不等。不少市民都在挑选、试戴头盔。“骑电动车、摩托车时戴上安全头盔,是文明出行的表现,更是为自身生命安全负责。”正在选购头盔的杨先生说。
记者在店内看到一位摩托车骑行者的头盔甚是精美,便上前询问。这位摩托车爱好者李先生表示,“这个是从网上订购的,价格也比较贵,出自某品牌,要大几千。摩托车爱好者一般从网络中购买头盔、护具的比较多。”记者根据李先生的指引查询了某网络购物平台发现,各种头盔从几十元到几万元都有,价格相差颇大。有些商家图标标注了国家3C认证安全头盔,可价格只需要30元左右。李先生表示,低廉的价格头盔质量肯定有问题。记者查看了该商家的购买记录,不少购买者表示,帽子后面确实有3C标志,但是并没有合格证、厂家电话地址等。
头盔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我的头盔是在网上买的,看到样式好看,100多元,也不清楚头盔是否合规,除了几十元的,那家店里还有100多元的,店家说质量都没问题。”李女士告知记者。很多购买者和李女士一样,普遍注产品外观、透气性、舒适度等方面,很少关注安全性能是否合格。
省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布消费警示,市场上头盔种类很多,安全帽、运动头盔不能替代安全头盔。目前,市场上卖的头盔主要分四种,全盔、3/4盔、半盔和上掀式盔。“半盔”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头盔,虽然佩戴方便,但并不能很好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因为它仅防护了头顶区域的安全。有人把安全帽当头盔戴,这显然是错误的。建议在相关行业标准出台前,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最好选择摩托车乘员用头盔,相比普通头盔,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安全性能更高。
选购安全头盔请认准“3C”标志。质量合格的摩托车乘员头盔,须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乘员头盔》(GB 811-2010)规定的认证检测,并经相应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核后,才能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用户购买选用头盔时,可通过头盔上粘贴的“CCC”标志进行识别,勿使用未通过CCC认证的头盔。
改装升级须规范
现如今,摩托车凭借着亲民的价格、灵活轻便的款式、“自由的氛围”深受大众追捧,已然成为大众新宠,逐渐从交通工具向休闲娱乐方向发展。摩托车已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更多的代表着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在被赋予了诸如“拉风”“炫酷”“潮流”等越来越多的标签后,也具备了很强的社交功能。
记者查阅某平台,平台上关于摩托车的笔记超过44万篇,其中关于“摩托车改装”有超过5万篇。各种改装秘籍笔记、视频被点赞和收藏。
记者加入一个摩友交流QQ群,其中不少摩托车爱好者在群里讨论如何改装自己的爱车。“我打算喷漆改个色”“我也想加个减震,升级下轮胎”“有人改排气吗?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关于上述摩托车爱好者提出的改装,记者咨询资深从业人员王先生,他表示,车主一般前来改装的主要是改以下几个部分,外观(颜色)、加护杠、安装行车记录仪和手机支架、改车灯、升级性能(刹车、轮胎等),有些是备案办理手续就可以行驶,有些则是不符合规定。改装升级增加安全性或是改变外观,主要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对骑手来说会比较建议,只要不是过度改装或者改排气等行为。
那么哪些改装不符合规定呢?
盈科律师事务所孟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允许,擅自改装机动车底盘、发动机、悬挂、变速系统、方向系统、车胎轮毂、车灯、车身颜色喷涂和外观结构,以及机动车的有关技术数据与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公告数据不符的都属于改装行为。(公告数据包括:车辆转向形式、车身规格尺寸、燃料种类、钢板弹簧片数、轴距、轮胎数、轮胎规格、总质量、核定载质量、环保达标情况、排量/功率、轴数以及车辆外观照片)。
王先生向记者表示,那些为了追求个性和刺激去非法改装车辆,改装后的车辆会有巨大的轰鸣声,噪音大、车速快的大街车,不仅严重扰民,而且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违反了法律法规,一定要严肃杜绝。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规范完善摩托车相关制度。更期盼摩托车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用车需求,放心选择最安全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王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