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灵石·综合

灵石赋

  时维五月,序属初夏。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万企增辉。科学发展,高楼栉比,民之安康1。吾爱吾邑,吾惜吾土,遂执笔欣而赋之。辞曰:文帝巡幸,隋际开皇。傍河开道,奇石呈瑞。非铁非石,其声铮铮。钦命“灵石”,归于天意,一人2欢心,百姓敬仰,千载传奇,万世咏叹。
  太岳之西,吕梁以东。北接介休,南连霍州,东邻沁源,西毗交口,凡一千二百零六平方公里。处三晋腹地之咽喉,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南冀之御,秦蜀之径。冷泉北隘,兵家必争,风雨犹祝,山海同欢,是承天地之佑;阳凉南关,古多战事,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烟火人间依旧。山川钟灵,储深厚丰殷之宝藏;人文毓秀,增华夏文明之芳蕴。
  歌我灵石,沐天地雨露,河山壮丽。俯觅汾流于眼底,横揽群岭于手中,合天时地脉。登高远望,环灵皆山也,四周皆水也,尽物性之宜。东仰太岳山,西枕吕梁山,南踞高壁岭,北卧冷泉关,群山十八甲,临河而驻。汾水似带、小河如襟,城随山转,水绕城环。冷泉烟雨、翠峰耸秀、汾河鸣湍、介庙松涛、夏门春晓、苏溪夜月、两渡秋晴、霍山雪霁,八景之绝,举国无双。贤人有曰:山雄水美出地宝,一石独秀自天灵。
  歌我灵石,积日月精华,地灵人杰。周槐老树,审度人间冷暖;浓荫郁郁,山色遮而还露;翠影重重,天际莫辨阴晴。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前堂后寝,兼容南北情调;三雕艺术,堪称人间极品。石膏奇峰,笑傲黄土高原;雄踞太行,远离闹市藏山水;独处太岳,深藏若虚聚灵奇。资寿古刹,尽阅千年风霜;品禅论佛,凡尘俗事尽扫;功德碑亭,倾诉两岸奇缘。天行壮健,养育义士雄才;地载厚德,铸就旷世人杰。介子仁义,割股救主;韩侯英武,埋首高壁。青主讲学,桃李芬芳;张氏双雄
3,法学泰斗;何氏姊妹4,科学巨擘。才华横溢,作家胡正;引领风骚,唯有力群。名人纷连,才俊辈出,诗词唱和,有史可寻。
  歌我灵石,扬实干精神,转型跨越。奋进新征程,促转型依托煤不依赖煤;建功新时代,谋跨越致力总量提质量。县委统筹,揽五湖四海之才,文明城旅游城富强城平安城魅力四射;政府引领,以青山绿水之魂,智能化网格化城镇化生态化蓝图锦绣。提升产业化、加快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强筋壮骨;创品牌兴县,求质量立县,聚民心强县,促优势产业晋档升级。紧盯重大项目建设,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深化畅游灵石改革,寻访静升王族规家训“规圆矩方”
5。脱胎换骨,国矿民企跑出加速度;聚力帮扶,党员干部交出新答卷。因地制宜,高标准农田改造,小并大、短变长、弯变直、陡变缓,夯实乡村振兴大“耕”基;多方共赢,现代化三农道路,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开通群众致富快“车”道6。闻令而动、率先改革,打造乡镇行政综合执法新样板,破解乡镇“烦恼”;放权赋能,示范引领,做好群众期盼组织期望新业绩,释放民生“红利”7。承前启后,旧城改造焕发异彩;继往开来,新区开发魅力空前。吁兮,曾经兵家必争地,而今姹紫嫣红城。
  嗟乎!优势之资源禀赋,蕴藏丰富矿产;发达之交通网络,集散城乡村镇。发展之基础雄厚,为世人所慨叹;公用之设施完善,乃地方之品牌。噫!魂系吾山,梦萦吾水。时逢盛世,愿吾灵石,和谐发展,大道永吉!
  注释:
  
灵石县连续五年在全省同类县考核中位居前列,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诸多殊荣。
  
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张氏双雄:张友渔,中国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 张彝鼎,著名法学家,力主祖国统一,反对台湾独立,有《中外人权思想之比较》等专著。
  
何氏姊妹:何怡贞,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最早标定发表了从可见光到紫外线的钇的光谱线。何泽慧,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瑛,是我国植物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何怡贞与胞妹何泽慧、何泽瑛享有科坛“何氏三姐妹”之誉。
  
2020年9月18日,县委书记韩军莅临文旅局调研指导工作,强调作为文旅人,要解放思想、转变思想,做好“根据群众需求送文化、维护好文旅市场秩序和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三件事。疫情还没有结束前,灵石县推出了“畅游灵石”A级景区联合促销门票优惠政策,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实现“千万百亿”目标。2023年5月16日,“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灵石县举行。6月3日,CCTV-1《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王家大院,多个非遗项目亮相央视。
  
近年来,灵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建立“谁种地、谁造地”核心工作机制,搭建“四位一体”多方管理机制,探索多元运营模式,走出了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之路,实现了耕地面积、等级、配套“三提升”,实现了农业产量、质量、效益“三增长”,实现了农民、村集体、经营主体“三共赢”。目前,高标准农田占比达29%,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00万公斤,稳定保障全县粮食产能在3.2万吨以上。灵山妍牌金花葵产品、南墕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瑞堂养鹿专业合作社……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灵石大地涌现。
  
围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灵石县打造“一个机构总协调,一个平台总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全覆盖”的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平台,“一支队伍管执法”经验全省推广。

徐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