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综合·理论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火墙”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企业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护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关键在思想上要牢牢绷紧安全弦。必须始终牢记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党建+安全”工作机制,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等载体,开展“党员无违章”“党员身边无违章”等活动,引导党员在安全生产实际行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和舆论引导,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十带头”工作,真正让员工“听到”“看到”“感受到”领导强调安全、实践安全、重视安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真正守好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管理到位,要求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要紧紧抓牢这一“关键抓手”,完善覆盖所有层级和岗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岗一清单”、“一岗一标准”。要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清单,进一步厘清安全责任界面,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检点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情况。对重大安全生产问题、事故隐患和违规违章行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倒逼各级岗位人员切实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履职评价机制,健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资源配备、教育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考核问责等各方面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拧紧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链条,织密织牢安全生产网络,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才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盯住盯紧安全生产各环节、全链条,通过隐患排查,发现风险点,找准薄弱关键,剑指靶心、精准施策,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苗头”。要健全各领域、各环节项目风险辨识评价及分级管控,分层级落实动态管控,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极端天气等安全生产预控措施。特别是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各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把安全的网络织得更密、更牢一些,切实做到抓牢“责任单”不甩手、牵住“牛鼻子”不松手。唯有如此,方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着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种风险隐患,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切实做到统筹安全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善治才久安,必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是浮于表面、疲于应付。要树立系统思维,以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为根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厘清专业管理和综合监管责任界面,层层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做实做强基层单位“网格化”这个基础单元,推进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等“入网进格”,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营造人人有压力、个个担责任、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团体、社会力量等打造安全生产共同体。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安全生产面前,人人都是责无旁贷的“安全卫士”。我们要以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绷紧安全生产之弦、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努力为经济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先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