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大同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知识产权协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浑源县开展了知识产权“走基层、惠民生、解难题、送服务”走访调研帮扶服务活动。浑源县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及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参与了调研。
浑源是中国黄芪之乡,现有黄芪规模种植28.1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23万亩,黄芪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注册有地理标志产品“恒山黄芪”和地理标志商标“浑源正北芪”。调研采取座谈交流、培训指导、答疑解惑等形式,以有效推动“恒山黄芪”“浑源正北芪”地理标志使用管理为重点,进行“一对一”服务指导和“一站式”精准帮扶,以务实服务为黄芪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以有力举措为黄芪品牌打造排忧解难。
为掌握“浑源正北芪”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组一行深入浑源县黄芪合作协会进行了调研并现场解决地理标志使用相关问题。随后,在浑源县“黄芪产业园”调研组组织县域近30家黄芪产业负责人召开了知识产权座谈会,专题为企业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运用政策进行了宣传,对地理标志产品“恒山黄芪”和地理标志商标“浑源正北芪”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工作规范进行了专题培训和现场答疑。
调研组在沟通交流中强调,“浑源正北芪”也称浑源黄芪,有着“金菊心、玉兰边、核桃纹”的独特产地特色外观特征,药用价值极高。黄芪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浑源县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极具发展潜力,要积极推动黄芪产业走出创新发展新路,用规范有序的举措把黄芪产业保护好、发展好。一要积极落实黄芪产业鼓励发展政策,延伸黄芪产业发展链条;二要加大产业开发发展,提升黄芪系列产品创新能力;三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力度,规范管理促进县域黄芪品牌打造;四要用好地理标志,以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提升促进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