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重点关注

没考好!大不了去复读?

  • 今年高考期间,成成中学考生走出考场。本报记者曹翀/图

  •   2023年的中高考已尘埃落定。对于成功上岸者,自然是志得意满;对于落榜者或不能如愿进入心仪学校者,上职高或不如意的院校,又或者复读,就成了一项必选题。事实上,从中高考开始到现在,省城复读机构的各种宣传从未停止,选择复读的学生也从未间断。针对复读又热起来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选择复读,莫盲目跟风,应该综合考量。

    一场考试后
    能收到十几把复读宣传扇

      中高考期间,在省城各大考点周边,记者看到,除了考生的家长亲人团外,复读培训机构的宣传人员也穿梭其中,不停宣传讲解,忙得不亦乐乎。太原十五中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两天时间,收到的复读培训机构的宣传扇不下40把。就连记者本人也收到了48把。
      不仅如此,中高考考生家长每天总会接到几个复习骚扰电话和短信,即便是加入电话骚扰“黑名单”,但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复读培训机构
    预约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复读培训机构之所以使出浑身解数搞宣传,一方面说明培训机构的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选择复读的学生并不在少数。
      选择中考复读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基础差,上不了普高只能上职高,所以复读;一种是上了普高但上不了重点普高,所以复读。同样高考复读生也大致相同:一是达不到二本线的落榜生;另一种是想上“985”“211”未成的落榜生;还有一种是艺考生因文化课成绩未达线的落榜生。
      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一日,记者在晋中市榆次区某专业的高考复读学校里看到,60平方米的咨询室里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学生。落榜考生李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是和妈妈来咨询复读课程,提前准备下一轮高考。
      该复读学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从高考第一天开始就有不少家长前来为孩子咨询复读的相关事宜。为此,学校也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准备开展特长班、基础加强班、文化课专业加强班等多项“新业务”。按照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种类型,文理分开,基本保证四个班型,一个是普通类,一个是艺术类。普通类再按成绩分班。
      同样在太原杏花岭区某培训机构处了解到,中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到如今,预约登记人数迅速增加,部分学校的预报名人数已有数百人。某复读学校张校长表示,总体上来说,准备复读的学生还是不少的。尤其是艺术生和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较多,目前报名情况比想象的要早、要多。
      晋中榆次的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孩子中考分已达600的,且愿意选择复读的,将免除复读期间全部费用,包括一日三餐的费用。

    需综合考察
    盲目跟风复读不可取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引发一轮复读热,今年复读班早早热起,也引起人们的热议。对此,教育专家表示,盲目跟风复读是不可取的。作为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综合考量。
      中北大学通识中心副主任刘老师表示,复读又热起,侧面所反映的是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渴望和向往。从太原近五年的中考录取率看,每年在60%上下,最高时约67%,今年大约是59%。同样高考也是如此,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已经1998年的从33% 一路增长到87%上下。不过,高考的诸如清北等985的优质资源,录取人数增加并不多。从教育选拔和人们对名校更高层次的追求矛盾冲突中看,选择复读并不是对于每个落榜生都是适合的。作为考生和家长,更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原先的考试成绩复读后的提升空间,孩子的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多重综合去考量。更要从未来职业规划选择考量去选择。也许职业教育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更大程度上讲,应该是最适合的。
      有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的高职学校招生人数接近翻倍、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年均增长8.6%。这就说明,对于更多未进入普高和高等院校的考生而言,今后的去向在哪里,职业教育就是一个走向。
      4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强调,山西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地位,同时,打破职业教育内部循环和毕业生身份固化问题,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终身学习、多样化成才。

    本报记者阎建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