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查看全县各个区域的实时气象信息
灵石县组织开展淤地坝防汛应急抢险实战演练
灵石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及时研判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趋势
灵石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扫描自动化监测设备了解实时情况
灵石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对隐患点进行巡查
灵石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
防汛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正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的关键阶段,强降雨天气频发,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对于各部门而言,防汛是一场大考验,做好防汛工作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灵石县人民群众安全度汛,灵石县各部门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各方责任,强化监测预警,前置力量物资,巡查灾害隐患,完善联动机制,全力防范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筑牢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汛期期间,将会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过程性强降水增多,容易导致局地强降水诱发的城乡滑坡、山洪、内涝、坍塌等地质灾害。灵石县气象局把做好防汛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进一步夯实防汛薄弱环节,强化信息报告、落实气象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服务,充分发挥气象防汛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气象台预警中心,LED显示屏上面一段段线条和不同颜色的标注,详细展示着灵石县各个区域的实时气象信息,工作人员们站在气象预报预测平台前,查看实时更新的云图资料,一旦发现异常,他们将通过预警平台、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预测信息,及时做好预报预警服务,为防灾减灾救灾和人民群众避灾赢得先机。
“进入汛期以来,我局增强防范极端天气的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落实各部门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研判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趋势,主动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全面抓好气象动态监测,切实提高支撑精准调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灵石县气象局副局长唐磊说。
深入排查汛期安全隐患
紧密筑牢安全“防洪堤”
进入汛期以来,灵石县水利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紧紧围绕防汛保平安大局,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加强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保障物资储备,多措并举从严从细落实各项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水库安全运行隐患排查治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紧盯薄弱环节,加强调度监管,对辖区内各水库全面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不断加大安全巡查力度,指导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利用智能化设备强化预警监测,扎实筑牢水库防汛“安全堤”。
据了解,为确保安全度汛,县水利局统一安排部署,坚决压实防汛责任,按照人员职责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落实,精准会商研判:紧盯水库、淤地坝、河道堤防、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摸排,及时处置安全隐患,确保防汛安全;备齐防汛物资,实行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和群众储备、就地取材相结合,多措并举做好防汛物资、生活用品以及装载机、挖掘机等应急车辆储备调用工作,做到专库存放、专人保管,保证随时调用;严格汛期值班,保障信息畅通,及时报送汛情、险情、灾情信息,做好“上传下达”,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县水利局还加强汛期宣传和防汛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高群众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强化防汛抢险队伍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有准备、能应对、拿得出、打得响。
灵石县水利局副局长李文静说:“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汛备汛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严格落实防汛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做细做实防汛备汛工作,坚决打赢今年水旱灾害防御这场硬仗。”
“人防+技防”双重屏障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保民生促稳定的重要保证。目前,已进入主汛期,连续出现强降雨的可能性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为杜绝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灵石县自然资源局加强联动、周密防范、沉着应对,通过“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近日,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夏门镇文殊原村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点开展“地毯式”巡查,工作人员实地查看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详细询问村民住房的实际状况,并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遇到人员无法到达现场的隐患点,工作人员会通过无人机进行远程巡视,全方位了解每一处隐患点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灵石县夏门镇文殊原村村民王世杰说:“我们村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县自然资源局和镇上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给我们讲解地质灾害防范知识,遇到连续降雨天气,他们会第一时间上门告知,让我们赶紧搬离。”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突发地质灾害高发期,灵石县自然资源局抓实落细地质灾害防范责任机制,加密巡查排查,筑牢体系建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全身心投入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高陡边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入库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扩大排查范围,建立排查台账,按照高陡边坡排查入库4类标准,切实将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纳入隐患点数据库管理,做到“应查尽查、应进则进、动态调整、动态管理”。同时,通过13支专业队伍的不间断巡查和76处自动化监测设备的持续运行,形成“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展变化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灵石县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股股长赵建强说:“我们协同技术支撑专家,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对存在隐患点的住户采取汛期临时避让,对规模比较大、不适宜搬迁的进行工程治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科学预警预报,狠抓隐患排查,落实防治方案,强化值班值守,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韩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