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三晋文旅

做有生命的“香”

——记太原市非遗协会秘书长、元香传统香品制作非遗传承人邢晓秀

  • 图为制香现场

  •   清音袅袅余音醉,一炉冉冉香伴魂。淋漓的秋雨落在青石上泛起细碎的水花,闹市中古朴幽静的普元寺深沉肃穆。隐于寺中的元香社空灵古筝曲烘托着初秋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恰当其时。一女子素衣麻衫,举手投足从容不迫,焚香、烹茶,娓娓道来香的历史、香的文化、香的灵性……
      邢晓秀,84年出生,年龄不大,头衔却不少。晋阳工匠、太原十佳文化使者、元香传统香品制作非遗传承人、晋香博物馆馆长、太原市非遗协会秘书长、太原市工美大师、太原市工美协会监事长、国家高级香道师、芳香治疗师、山西传统香品制作专项考评员……
      其作品先后获得太原首届文化艺术节最佳展示奖;山西省第二届文创大赛优秀奖;在太原百万职工聚焦“六新”助力转型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展演类金奖;在第二届“印记太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鸟尊香囊》荣获非遗礼物类银奖;创作发表过有全国性影响的专业论文、多部剧本和香艺情景剧《莺莺烧夜香》《仕女庭院焚香》《白居易百和帐中香》《杨贵妃太真衙香》《李煜鳄梨帐中香》。

    闻香

      今年不到40岁的邢晓秀在非遗传承人中是“小字辈”,但她和香结缘年头不短,研究传承古法制香近20载,以非遗传承人匠心守护“中国香韵”。
      邢晓秀的香品制作一直沿袭“祖方技艺”,运用古法制香。其高祖父从1858年胡庆堂香药创办,一直做止痛缓急香药膏,曾祖父则把香做成小颗粒香药丸。2004年还在大学读书的她开始跟随母亲系统学习传统香学知识及祖方香药和合。2017年,邢晓秀继承胡庆堂香药,创办“元香社”,作为第五代传承人传承元香传统香品制香技艺。

    制香

      邢晓秀介绍,以“芳香养鼻,养神养生,开窍开慧”为制香原则,元香传统香品制作有确立香方、选取香材、炮制香材、研磨过筛、称香和合、加水、和香泥、醒香、搓制香泥、打磨雕琢、窖藏、包装共十二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古法流程制作,比如原材料的选择均为草本类、矿物质类、花卉类等各种天然香料,不掺任何化学制剂;比如炮制程序,香料有寒、燥之分,需要驱寒降噪,不可直接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修、煮、泡等不同炮制方法达到可用程度;再比如窖藏,把制作好的香收于密封容器中窖藏至少半年,香气醇厚效果显著方可使用……”邢晓秀对每道工序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品香

      一炉香,一缕烟,可静心,可沉思,在屡屡梵烟中洞察人情世事,演绎出了独有的香文化。
      “自古文人墨客都喜欢用香,生活中必不可少,书房中燃一炉香,既能防腐防虫,又可提神醒脑。白居易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有香;黄庭坚《香十德》有香。”说起香的诗词、历史典故,邢晓秀信手拈来。
      “大到每个文化场馆,小到居家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而味道的记忆最为持久。”邢晓秀对品香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
      2021年,邢晓秀为国家图书馆读者群体开发设计的文创香囊制作DIY套盒——我有书香气系列,全国属首创。在国家图书馆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线上发售,在山西省图书馆线下读者体验获得好评。
      去年,邢晓秀为晋源区太山景区量身定制了“空山新雨后”用香系列,从包装设计到原料选取加入太山元素,模拟出雨后太山青草、泥土淡淡的香味,制作出独有的太山味道。

    识香

      许是从小的熏陶和自身的天赋,邢晓秀对香气及其“敏感”,对每一种香味了如指掌,能辨别出每一种香气的材质、产地、特性。
      她在收徒和传授中也是及其严格,徒弟必须熟练辨别100多种原材料的味道,每天闻12种材质,然后蒙上眼睛进行辨别。直至准确无误掌握。
      目前,邢晓秀有6名徒弟,在她看来,徒弟好收,但培养一个好徒弟很难。“兴趣是第一位,还需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灵敏的嗅觉。同时,制香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技艺,需要潜心学习,有耐心。”邢晓秀说。
      在研学中,邢晓秀发现两个小时的讲座略显枯燥,效果不佳,于是以几分钟的短剧来展示香文化,让观众眼前一亮。
      “让‘李清照’身着宋代服饰穿越到博物馆给观众讲述宋代的香文化;宋代侍女焚香图为背景,以庭院中侍女春日犯困场景和简单对白为展现手段,呈现出宋代的制香过程。给省文旅厅选送节目唐代制香晋韵唐香和莺莺焚夜香两个节目,让观众在新奇中获得知识,既宣传了山西香文化,又宣传了山西的景区。”邢晓秀讲述了识香的心得。

    传香

      除了制作一些传统香品,仿照、复原制作祖传香珠、香饰品外,近年来,邢晓秀不断寻求创新。制作了很多文创产品,结合景区特色,给山西博物院制作鸟尊香囊,用燃烧完以后的天然香料熏制一些传统纹饰香画等。目前已经形成十多个系列100多种产品的成熟制作能力。
      太山的晋香博物馆,是太原市首批挂牌类的博物馆之一。香社中,燃烧类、熏染类、佩戴类,各式香品带给人们的既有嗅觉美,更有视觉美。邢晓秀从如何选取香材、如何激发香性等知识点入手,带领游客一步步体验香品制作技艺的魅力。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邢晓秀觉得坚守此项目的传承是一种使命。邢晓秀认为,传统香品的制作及运用发展前景可期。

    本报记者章大军/文 董晓飞/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