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城市市场监管局践行监管为民理念,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以硬招实举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以服务民生之“责”,带动创城示范之“建”
晋城市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市县政治巡察内容,采取专项督查、检查通报、考核评比等措施,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市、县、乡、村四级齐上阵,认真履行包保职责,全市7961家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档率、数据汇聚率、干部包保率、承诺签订率实现“四个100%”。全市77个乡镇、1712个行政村建立统一规范的乡镇食安委(办)和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
坚持源头严防,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制度,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过程严管,在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养老机构、医院等场所建设食品安全快检室70余个,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达到100%。风险严控,全市6404家企业实现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配尽配,重点企业全部建立二维码信息化追溯体系。全市食用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逐年提升,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连续四年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专项考核中跻身“优秀”行列,坚持全域覆盖、全程管理、全民共建,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该局成立了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全市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形势会商会,对高风险单位逐一会诊研判,坚持“四精四账”。
以营商环境之“优”,带动市场主体之“活”
营商环境优,市场主体活。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公平竞争审查、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涉企收费、遏制乱收费,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建立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保护体系,构建新型综合监管机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升市场监管营商环境指标指数。
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追求,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支撑、以法治监管为保障的监管体系,在阳城县推动了开展部门联动、分类推动、重点驱动、惩戒行动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分级分类管理探索,阳城县“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正确处理监管执法与促进发展的关系,推行综合执法,重拳出击治乱清源,开展涉企收费、转供电等整治,市场主体减负457万元。办理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免予处罚案件167起,减轻处罚案件21起,为企业和个体户减免费用148.52万元。
以放心消费之“策” 带动全域创建之“势”
在全市紧紧围绕“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维权”五个消费放心,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放心消费示范行业和放心消费示范区域,推动消费提质扩容。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和餐饮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引导市场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促进市场主体质量意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力度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承诺亮诺、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组织放心消费创建宣传进商场、进企业、进电商、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活动,不断提高创建的覆盖率和成效,市、县两级培育授牌放心消费共建单位2217家。
畅通消费维权渠道,2023年上半年,晋城市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各类信息17769件,其中投诉4063件,办结反馈率93.4%,涉及争议金额1486.42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43.71万元,举报1306件,办结反馈率93.0%。全面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推动形成消费-评价-监管的闭环,引导经营者提升诚信守法意识和商品服务质量。
征程风正劲,扬帆再起航。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抓服务,优监管,为晋城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丁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