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3版:灵石·综合

再生水为企业解难题 促高质量发展

  再生水也叫中水,它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再生水通常都用于公园冲厕、道路喷洒、树木草坪浇灌、河道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过去并没有进入市场进行有偿交易和使用,而在灵石县,这两年再生水成为破解缺水难题的新办法。
  灵石县是山西省煤炭大县,又是水资源先天不足的地区,全县每年用于生活生产用水的指标仅有5300万方,而用水缺口就高达2000多万方,水资源短缺成了制约当地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灵石县水利局局长李金虎说:“现在有限的地下水首先要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不能用于生产,县域里的地表水又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只能寻找其他的水源。”
  所谓的新水源就是再生水,灵石县城乡共有14个污水处理厂,年可生产1026万方再生水。长期以来,几乎没人关注过再生水的利用潜力。
  灵石县公投集团总经理张瑛说:“过去,再生水主要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这一块,总用水量在300万方左右,其余的全部排放到大小河道里面,用于生态环境补水,这些再生水经过处理,达到地表水五类指标,用在工业上是可以的,但是之前既没有交易的先例,也没有交易的体制。”
  因此,2021年起,灵石县水利局根据全县再生水水量和供水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再生水水权交易改革的新尝试。
  2021年8月2日,经有关部门批复,灵石县再生水水权交易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由县水利局作为交易转让方,用水企业作为受让方,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水权交易平台签订协议、达成交易并完成价款结算。通过协议,灵石县三家焦化企业年可使用再生水720万方,交易期限为5年,总成交水量共3600万方,交易单价为0.35元/立方米。此次交易成为全国再生水有偿出让“第一单”。
  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2021年这家企业购买了100万方再生水指标,但这个指标仅仅是水权用水指标,由于管道还没有铺设,交易来的水到不了生产现场,公司还开不了工。为了尽快将水按期交付,灵石县先后投入2.2亿元,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铺设了68公里长的再生水收集输送管网,从14个城乡污水处理厂连通到3个工业园区,实现了再生水的全收集、全处理,把水送到用户生产线上。今年5月份,这家公司三座焦炉火力全开,进行满负荷生产。而在等水期间,公司也为再生水使用改建扩建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
  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副总杨建华说:“我们的再生水到了净化车间,经过过滤脱盐以后,好水再返回到焦炉的冷却系统循环利用,一部分蒸发掉了,另一部分返回来再经过这个系统过滤脱盐,再返回来用,这是整个一个循环的系统,这样我们就达到了零排放的目标。”
  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与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样,也是第一批买再生水的公司之一。该公司过去一直用地下水生产焦炭,按照全国实施的《地下水管理条例》,新上马的焦化项目不能取用地下水,为此,他们关停了原有8口井中的6口井,只剩2口井用于生活。现在,他们通过水权交易获得了再生水,替代了地下水源,并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改造的同时,让企业开始注重节水的发展出路。
  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毛航宇说:“我们企业通过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工艺,也提高了节水能力,每吨焦炭用水从过去的1.5吨减少到了现在的1.13吨,算下来1吨焦炭节省了400公斤水。”
  通过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全利用、全交易,解决了720万方焦化项目的用水缺口,让全县1/3的工业用水用上了再生水,进一步破解了县域内企业用水增量的问题。
  此外,灵石县水利部门还加大水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城乡再生水的收储建设,同时,积极规划地下水的合理配置,千方百计从节水入手,挖掘非常规水源的潜力,盘活现有的水资源。
  李金虎说:“有了第一单交易后,很多使用再生水的企业都抢着来申请交易。”
  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业务的山西星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董事长赵泽锋说:“签约这个再生水,不仅从质量方面能达到混凝土的用水指标,而且能解决我们企业每年5万方用水需求,有了这个再生水之后,企业就可以正常的启动运行,业务可以开展,真正给企业解了渴。”
  再生水的利用,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用水难题,还实现了高效节水和循环利用,让灵石县探索出一条以水定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郭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