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转变为“综合应用型”,但是当前高校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时教材设置、课程设置等都有待改善,教学内容也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立足于时代背景,深入探讨协同育人视角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路径,从而不断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引进先进技术,搭建“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广告实践能力。
关键词:协同育人视角;广告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构建协同育人视角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助力高校改进教学方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人才的关键环节。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一、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困境解析
广告专业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当前国内高校在广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不高。一方面,受教学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缺乏实践教学平台。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市场需求,准确掌握市场动向,还需要学生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理念有待改进。国内高校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未能认识实践教学对提高广告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未能深入落实“校企合作”式教学,不利于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广告专业教学而言,强大的师资力量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限制,紧跟时代潮流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但是,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生硬,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开展广告专业教学。一方面,高校对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国内部分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广告专业教学在部分高校属于冷门专业,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高,缺乏对教师的教学培养和考核,广告专业师资力量有待壮大。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不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受高校“非升即走”教学机制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将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层面,而忽视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导致其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时不能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时代出现脱节的现象。
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建立相配套的教学机制,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层面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国内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快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广告专业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国内高校广告专业相关配套机制有待完善,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难以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严重影响了高校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企业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难以培养出专业型的广告设计型人才。
高校应该以时代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策略,尤其在当前时代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应该紧跟市场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时忽视了当今市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快速地适应身份的转变,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便难以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方案。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意义
当前,国内高校对广告专业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先进的教学技术运用到高校广告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国内高校需要在协调育人视角下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改进高校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在协调育人视角下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占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更加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从而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广告专业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滞后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改进教学工作。尤其对于广告专业而言,高校更应该注重时代变革,紧跟时代潮流开展教学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改进传统教学方式,革新广告专业教材设置,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交流,从而培养符合时代潮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广告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则广受欢迎的广告一定是既能抓住社会热点,又能体现广告创意的。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广告专业课程教学时过于注重对学生广告基础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掌握社会热点,无法对热点进行创新性加工,从而无法形成广受欢迎的广告文案,这对高校广告专业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创新型广告专业人才,将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高校广告专业课程教学,而且学生也能借助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方向,捕捉社会热点,从而开展广告创新工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广告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由于国内高校广告专业教材受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冲击,导致国内高校广告专业教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高校需要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革新高校广告专业教材设置。一方面,高校教材的设置要更加注重时效性。部分高校广告专业教材会沿用1—2年,但是对广告行业这种每分钟都在发生变化的行业,滞后的教材难以反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情况,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广告行业发展方向,提高教材的时效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广告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教材设置的趣味性。广告作为一门对学生创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不能采用过于生硬的理论教学方式,在教学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高校应该合理设置教材,在广告专业教材内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部分高校在广告专业学科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针对这一情况,国内高校需要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培养广告专业人才,完善高校广告专业学科设置。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广告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也能利用这一教学平台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联系,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高校广告专业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普及,高校在开展广告专业教学时也应该将这些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工作中,合理规划设置高校广告专业课程,采用数字化技术系统性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式教学。
师资力量对广告专业教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加强对高校广告专业教师的教学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引进更加专业化的教师。广告教学专业在教师的选用方面不能只注重教师的学术能力,更应该看重教师的实践水平。高校教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二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要合理分配两类教师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现有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教师长期处于高校这种学术氛围中,可能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告行业发展方向失去洞察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定期对教师展开教学培训工作,确保教师及时了解广告行业的发展动向,从而及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培养高校广告专业人才,需要完善高校广告专业配套机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以顺应当今时代对“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体化“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一平台了解社会发展动向,也能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完善高校广告专业配套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培养广告专业人才,需要立足于市场需求,更加注重“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广告专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广告教学工作。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前往广告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度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广告专业作为设计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既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又有人才实践能力的训练目标,但最重要的是服务人们生产生活的实用价值。因此,国内高校要在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将先进的教学技术融入高校广告专业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实战+协同育人”广告类专业云知识互动平台搭建与实践》课题编号(22xcj057)。(作者: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 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