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振兴最为关键。推进农业产业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带动作用,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就带领当地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让昔日的穷山沟走上了乡村振兴路。
近日,记者来到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创业何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昨天不毛之地、荒草丛生,今天层层梯田聚水聚土,明天鲜花浪漫硕果累累”等一句句标语,走进田地里,梨、桃、核桃等挂满枝头,不少市民穿梭在田间进行采摘,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市民栗宏说:“通过朋友介绍,知道这里可以进行采摘。正好今天有时间就来了,这里的水果长势喜人,吃起来香甜多汁。在采摘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同水果的功效,真是不虚此行。”
据了解,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位于夏门镇安家庄村辖区内的一个自然村——瓦窑占村。该村一山两沟四道坡,少水缺土路难走,是一个典型的穷山沟。村民们靠天吃饭,农闲时外出打工补贴家用。2016年,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
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清亮说:“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从事煤炭洗选行业富了起来,富裕后看到家乡闭塞落后的现状倍感心酸。当时就想着要实实在在为家乡办点事,改变村民生活状况,让父老乡亲们过上好生活。于是找到了专业合作社这条路,和乡亲们共同致富。”
截至目前,灵石县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共栽植玉露香梨树700亩25000余株,桃、杏、枣、核桃等果木300亩。同时,吸收本村和邻村村民就近就业,现年70岁的栗建敏就是其中之一。
栗建敏说:“像我这年龄出去打工也不好找活,收入也不行。我在果园工作3年了,主要是做套袋、摘梨、除草这些轻松的活,适合老年人干,一年能收入三四万元,而且吃住都挺好。”
历尽千辛万苦,连片“宽地”取代了零散“窄地”,保水保肥的梯田取代了水土流失的坡地,瓦窑占村的耕地由原来的400余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余亩,实现了土地从荒山坡地到层层梯田的“华丽转身”。如今的瓦窑占村,旧貌换新颜,昔日的穷山沟正向着智慧景观农业、特色旅游农村迈进。
薛清亮说:“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重点搞好传帮带,让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加入合作社,将我所学的农业知识都传授给他们。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扩大市场影响力,让产品走出灵石,走出山西,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让他们有事干、有钱赚,为乡村振兴助力。”
近年来,像清亮林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灵石县范围内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们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产物,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养育了一方百姓,更开创了具有灵石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