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4版:灵石·关注

建体系 创模式 提质量

灵石县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愉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设置了图书室

  • 老年人在体验多功能护理床

  • 仁康医院医生对老人病情进行问诊

  • 仁康医院医生检查老人身体情况

  • 仁康医院医生指导老人利用器材锻炼身体

  •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需要,助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灵石县在“老有所养”方面持续用力,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投入保障,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全力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培育康养产业,努力破解养老困局,初步构建起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工作格局,不断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县域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社区养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夕阳红”

      养老,涉及民生,牵动民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安度健康晚年,乐享幸福生活是灵石县委、县政府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灵石县将“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对失能、失独、高龄的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提供养老服务”列为民生实事之一,积极构建“家门口”多元化、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打破居家、社区、街道、机构养老的边界,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就近享受专业、便捷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9月13日中午12时左右,记者在灵石县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种类丰富、科学营养的膳食早已准备好,老年人陆陆续续进入餐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摆放在餐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80多岁的米广田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这里离他家只有几百米,来的大多是老熟人。在这里不仅一日三餐不重样,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像家人一样照顾他,孩子们也放心。
      据了解,灵石县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位于灵石县小河北路原粮食储备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812.79平方米,床位20张,功能区域包括老年餐厅、康复理疗、短期托养、阅览、音乐、书画、心理咨询、多功能讲堂、综合表演、适老化器具体验等功能区域。记者参观多个区域看到,干净明亮的娱乐室、崭新完备的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的图书设施……老人们三两成群,或切磋技艺,或读书看报,或锻炼身体,欢声笑语不断。
      灵石县愉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毛凌燕说:“自营业以来,我们得到了广大老年群体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关心社会养老工作,改善艰难老年人生活标准’为目的,遵照‘真心、实意、关怀、沟通、交流’的基础核心理念,以研究老年人群日渐提高的社区养老服务要求为立足点,以服务贫困家庭、大龄、病残、空巢、独居老人为关键,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服务项目内容,融合社会资源,发展志愿者服务,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发展更加和睦。”

    敬老服务站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求?”
      “我们需要订购两份午餐。”
      “可以上门为老人理发吗?”
      ……
      养老服务工作事关百姓福祉,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今年,灵石县动员部署与商家、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在全县城区范围内设立14个敬老服务站,承担“贴心管家”的角色,为老年人开展定制“幸福餐”、上门助餐、上门理发、上门助浴等“个性化”养老服务项目,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2023年6月敬老服务站成立以来,家住李家沟宿舍的秦姓老人真正享受到了这项惠民工程带来的便利。他说:“现在年龄大了,孩子们工作也不在身边,但有敬老服务站为我们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我们不出门就能享受到热乎的饭菜。现在的政策是真好,只要我们有需求,他们就会及时回应。”
      各敬老服务站自运营以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扛起社会责任,干出特色、做出亮点,用“绣花功夫”做实做好养老服务事业精细文章,争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灵石样板”,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敬老服务站代表君悦大酒店董事长张智裕说:“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将在服务老年人工作中,在政府、各界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下,在质量和服务上狠下功夫,让老年人真正在这项惠民工程中得到关爱、享受便利。”
      敬老服务站的成立是灵石县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灵石县积极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温馨港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养老机构15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3家,真正让老年人居家“养老”变幸福“享老”。接下来,灵石县将继续全力做好敬老服务站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形式。同时,“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宜居、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托起老年人幸福晚年。

    创新模式着力打造特色养老服务品牌

      为切实解决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长期照护困难,进一步完善兜底保障服务,灵石县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医养结合模式,通过“医疗+康复+护理+养老”一体化服务,破解了普通敬老院照护模式单一、特殊护理缺失、医疗保健滞后等难题,探索出一条适合集中照护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在灵石县仁康医院看到,主治医生走进各个养老室,认真查看每一位老人身体状况,根据老人的需求,现场给予检查、听诊并仔细询问老人的用药情况,给予专业的医学用药指导。
      据介绍,灵石县仁康医院采用“一院两中心”运营模式,让诊疗和养老服务无缝对接。新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让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实现有病及时医治、病后有效康复,成为全县打通医疗养老行业壁垒的标杆机构,有力提升了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能力。
      灵石县仁康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郭晓军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标准化、流程化的多功能护理服务,在老人起居、膳食营养、身体康复等方面下大力气,同时,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老人在这里尽享天伦、安享晚年。”
      此外,灵石县还积极探索“文旅+康养”新模式,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养老服务模式,努力培育森林康养、温泉康养、禅医康养等养老产业新业态。目前,实施在建的主要有石膏山森林康养小镇、崇宁堡生态康养园、少林资寿寺文化园(康养园)、红崖峡谷康养基地等项目,其中崇宁堡生态康养园、红崖峡谷康养基地已初步建成,少林资寿寺文化园(康养园)已完成主体框架,石膏山森林康养小镇的开发进入整体规划阶段。全省“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建设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步释放,未来“康养灵石”有望成为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板块。
      灵石县民政局副局长刘璐说:“我们将持续发力,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能,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构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和适老化改造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让灵石养老服务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韩俊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