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元上门做一顿饭”“1分钟1元代人遛狗”“1小时100元陪患者看病”……近年来,我国上门服务发展迅速,涵盖了外卖、家政、维修等各个领域。“上门经济”成了就业新风口。上门服务兴起背后,不仅有消费习惯转变,也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身影,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种潮流趋势。
服务质量是决定“上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和质量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市场双赢。要推动上门服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服务形式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还应该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围绕上门服务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立规矩、定标准、明奖惩,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
一方面经营主体要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精神,做好健康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工作,如签订劳动合同、接受专门培训、享受相应休息权等。至于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人,也应该引导其自行购买就业和健康方面保险等,遇到纠纷投诉积极寻求支持,学会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有的放矢,如根据上门经济面对面交易、易处于监督管理死角的特性,鼓励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保留好相关记录,用作维权证据,避免口说无凭,吃了亏还输了官司,提升保护自身权利的能力,维护市场公平交易。
黄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