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品牌

金波又醉雁门州

——代州黄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巡礼

  • 酒加工生产线

  • 正在建设中的雁门王酒业10万吨黄酒生产线工地

  •   今日,由中国酒业协会和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代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23代州黄酒文化节在金波流粹、秋禾遍地的雁门关下隆重开幕。黄酒鉴评会、黄酒音乐节、黄酒文化长廊、黄酒嘉年华、中国黄酒精品展、2023雁门论坛、全国百名书法家书法作品邀请展、酒旅文化体验……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为来自全国的嘉宾和游客奉上了一场丰盛的黄酒文化盛宴。
      自去年9月代州黄酒专业镇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十大特色专业镇后,忻州市在资金保障、产品创新、品牌营造等方面综合施策,拨出1亿元支持专业镇建设,细化出台20条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政策,全力推动代州黄酒专业镇建设迈上一个新高度。
      代县县委、县政府更是结合代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禀赋和黄酒历史文化传统,锚定“建设北方黄酒主产区,打造北方黄酒酒都”战略目标,抢抓政策机遇,聚力实施黄酒产业主体倍增、产品研发、数字转型、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文化挖掘8大工程,着力构筑以雁门关5A景区、代州古城景区为节点、串联若干旅游景点、历史村落的酒旅融合发展轴线和以产业集聚区、县城、东留属黄酒特色村、繁峙县滹源黄酒为节点、集聚黄酒上下游产业的产城融合发展轴线,并本着示范引领、点面结合的原则,先行打造以代州古城为依托的“名酒·名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和以雁门关景区为依托的“名酒·名关”酒旅融合示范区,以带动、辐射周边县打造若干黄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全市形成一核多点产业格局,力争黄酒产业综合产值2023年实现5亿元、2025年达到30亿元以上、2027年突破50亿元,建成具备全国影响力的著名黄酒产区和特色产业名镇。

    强化统揽统筹 构建工作体系

      建立举县机制。确定2023年为全县黄酒产业发展攻坚年,成立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代州黄酒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制定《2022—2023年代州黄酒专业镇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主体培育、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文化挖掘等9方面25项重点46条工作举措;组建代州黄酒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统筹专业镇建设,并强化工作统筹、分工协作,分部门制定工作方案,集中开展科技、人才、金融、税务、数字、品质、品牌、标准、文化、合作10项赋能行动;在制度层面上,强化统筹统揽、上下联动,建立完善总调度分协调统筹推进、总任务分举措清单管理、专班运行专人负责、总统计分梳理信息通报、点督导面落实问题整改5项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强力统筹推进专业镇建设事宜。

    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聚焦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数字转型、培育原料基地、推进技术创新等,科学规划、超前谋划、精心策划,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代州古城西大街非遗文化街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启动建设。雁门山黄酒文化产业园已完成3、4号车间改扩建工程,启动黄酒生产线,黄酒文化展示区、数字化酿造发酵生产线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黄酒工艺研发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正在进行化验技术设备询价、定价。雁门王酒业10万吨有机黄酒生产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目前主体施工已完成近85%,正在有序推进中。占地9万平方米的雁门关游客集散中心(雁门王酒业有机黄酒酒堡)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同步展开内部装修。雁门关酒业5000吨黄酒生产加工项目也于6月下旬开工。
      大力发展原料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雁门王酒业、雁门关酒业、雁门山酒业等酒业公司已配套建设优质黍米基地1万亩,其余散户零星种植1万亩,2023年黍米种植面积近2万亩。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出台专业镇建设优惠政策,全面推进主体倍增、企业培育工程。新注册的代县雁小黄酒业公司正在土地手续办理和酒厂规划设计。代县沱黄酿酒科技有限公司1万吨黄酒、3万吨白酒项目已完成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培育市场主体 提升产业规模

      实施“专业镇+市场主体”培育模式,印发《关于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实施方案》《代县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若干措施(试行)》,组建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8个行业工作专班和1个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县农业农村部门重点针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印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倍增工程实施方案》,落实抓点示范、政策支撑、服务保障、宣传引导等4项推进举措,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优势特色产业效益倍增。
      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酒类生产企业由2022年的40家增加到52家,注册登记酒类销售企业47家,物流运输企业67家,杂粮类企业、合作社27家。上半年,全县黄酒产量达4000吨,产值2亿元。

    强化科技赋能 提高创新能力

      在坚守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代县围绕黄酒酿造关键环节和核心工序,不断加强工艺创新、研发创新和装备升级。
      推进产品创新。鼓励黄酒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展黄酒重大生产技术攻关,研发一批自主创新产品。2023年,四达酒业、冯氏酒业、老高家酒业等12家黄酒企业共研发新产品50款,目前已上市产品34款,其中的半干型雁门金波黄酒、苦荞黄酒、藜麦黄酒均受到消费者喜爱。
      深化校企合作。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代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的代州黄酒产业学院被省教育厅正式批复;依托山西中医药大学专业优势,开设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学院;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雁门山酒业与山西农业大学开展“苦荞五粮黄酒”技术攻关项目合作,雁门山酒业被授牌为山西农业大学成果转化基地;与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同源酒类产品研发;四达酒业与天津科技大学开展北方黄酒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成为天津科技大学智库合作基地;与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就黄酒类人才培养事宜达成合作意向,被授牌为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基地”;与山西农业大学李云龙研究员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糯玉米功能黄酒研发试验。冯氏酒业与山西省农科院合作进行苦荞、藜麦黄酒产品研发。贵喜酒业与山西省食品研究院开展传统工艺提升合作,持续打造“贵喜牌”新产品。
      培育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创建。6月,山西雁门山酒业公司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7月,山西四达酒类饮料公司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6月,山西雁门山酒业公司已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同时,正在积极准备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人才支撑

      今年上半年,代县先后开展了黄酒直播营销技能比赛培训,组织黄酒营销员创业培训2期,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30人开展黄酒项目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培训会……
      代县县委、县政府紧扣《关于建立忻州市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的工作方案》,明确人才服务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人才;制定出台《代县黄酒企业自律公约》,进一步强化企业家队伍约束,对为代州黄酒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开设黄酒产业专项招聘区,为黄酒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持续推动县级非遗传承人培育,发挥2名黄酒酿造非遗传承人作用,正开展15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评选,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本土人才、举办人才招引活动、落实人才服务政策,建成一支适应黄酒专业镇要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

    强化标准引领 守牢品质底线

      推动标准化建设。坚持以品牌、品质为核心,重点推动2万亩优质黍米、企业生产、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使用代县黄酒行业协会《代州黄酒》(T/DXH 001)团体标准,申请认证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有雁门山酒业、冯氏酒业、代康实业等5家企业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引导企业自控。强化企业品质监管,配备食品安全专人负责制,构建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报告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定期安全培训、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环境卫生、黄酒出厂检验、电子可追溯等制度体系。
      强化部门监管。扎实开展2023年黄酒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黄酒企业“一企一人”驻厂监管和“批批检”抽检工作制度,对年度“批批检”中出现一批次、二批次、三批次不合格的企业,分别给予警告、停业整顿、责令关停等处罚。充分发挥黄酒协会作用,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对达到“代州黄酒”团体标准的企业颁发“证明商标”准用证,培育代州黄酒名品。
      3月27日-4月7日,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为期10天的黄酒化验员培训;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指导两家企业建立了信息化追溯体系;有序推进黄酒质量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讲好黄酒故事 打造公用品牌

      深度挖掘黄酒历史文化,讲好黄酒起源故事、传承故事、酿造故事,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扩大代州黄酒知名度。
      开展黄酒文学文艺作品创作。编撰了《2022代州黄酒文化节纪实》,拍摄大型音乐舞蹈情景剧(《金波琼酥》)。与中国酒业协会签订了代州黄酒文化挖掘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其行业优势,挖掘整理代州黄酒文化,全面提高代州黄酒文化影响力。
      打造代州黄酒知名品牌。加快制定《代州黄酒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加快“代州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黄酒之乡·代县”等荣誉申报工作。根据山西商务厅公布的第三批“三晋老字号”名单,老高家酒业(雁门州)、四达酒业(雁门金波)被认定为“三晋老字号”。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强知名品牌和现有品牌保护力度,着力构建以代州黄酒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系列品牌矩阵格局。贵喜酒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加大走出去力度 拓展合作赋能

      代县立足代州黄酒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推动“请进来”“走出去”,与其他酒产区联手开发新市场,积极推进“汾白代黄”“南绍北代”合作,全面提升产区、品牌、产品和市场影响力,构建与先进地区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1月31日,县政府与汾阳市政府签署了“汾白代黄、天下晋酒”战略合作协议;2月28日,“南绍北代”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代州黄酒专业镇推介会和代州黄酒形象店揭牌仪式在绍兴成功举办;4月12日至16日,组织15家酒企积极参加第108届全国糖酒会、第18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并于4月15日在泸州举办“金波琼酥魅力代州”代州黄酒主题推介会;5月9日,组织13家企业76款产品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春季)暨2023首届长沙国际酒业博览会,并于5月10日在湖南举办“金波琼酥魅力代州”代州黄酒专业镇长沙招商推介;6月18日,组织代州黄酒部分企业参加2023四川(德阳)国际美酒博览会;6月28日,组织14家企业67款产品参加了首届山西省(大同)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

    加强平台建设 优化发展环境

      以代州黄酒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引领,代县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政务服务、技术研发、电子商务等19个公共服务平台,形成“1+19”公共服务体系,为代州黄酒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用好黄酒专班。密切联系黄酒专业镇建设一二三产相关企业,及时将各类政策、信息等共享至企业,将企业诉求建议反馈至政府部门,让黄酒专班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良好沟通协调的桥梁。
      完善要素保障。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不打烊”政务服务,助力代州黄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鼓励新上黄酒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区域环评集中审查办理;强化用地支撑,科学安排用地计划指标,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帮助黄酒企业履行相关报批程序,解决用地难题。
      强化金融服务,积极破解黄酒企业融资困难,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开发“黄酒贷”“黄酒保”“特色产业保险”等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探索财政、金融协同推进黄酒企业建设新路径。
      提升电商能力。配套建设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发展平台。从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等7方面推动电子商务配套发展,建成电商服务中心1个,县级分拣中心1个,服务站点201个,引入两家电商直播团队入驻电商中心。组织雁门山酒业、冯氏酒业、老高家酒业、贵喜酒业4家酒企参加了太原古县城举办的东方甄选山西专场直播活动线下展会。
      加快平台建设。已聘用第三方公司设计单位编制建设方案,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项目相关工作,基本构想为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共建共享的代州黄酒专业镇“1+N”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完整便捷的公共服务。
      代县副县长蔚丽平表示,他们将持续抓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十大赋能行动,常态化推进标准建设、质量管控,打好黄酒产业发展8大攻坚战,助推代州黄酒专业镇建设迈向新高度。

    王丑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