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阎建军)9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专场发布会,介绍全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在晋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我省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从256.35亿元提升到561.84亿元,实现五年翻番。有23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张靖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我省在该领域多年未有的新突破。
为加速科技成果在晋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我省先后出台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政策24个、配套措施30余个。近年来,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不断提升,正在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山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能级创新载体建设步伐加快,怀柔国家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正式设立,国家超算(太原)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挂牌运行,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同时,我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形成。2022年,全省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3748万元,受益企业超过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94家,全省科技类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较上年增长53.4%,相当于为企业新增科技投入325.31亿元。
此外,我省的科技成果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五年累计投入2.21亿元,支持项目超500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3.98亿元。实施科技金融专项158项,为科技型企业投入资金966.8万元,撬动金融资本9亿元。省科技厅与多家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分别签约合作,推出“科贷通保”信贷服务,累计帮助省内科技企业成功授信34家,授信金额1.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