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3版:灵石·综合

玉米收割机械化 奏响金秋“丰收曲”

  眼下,灵石县的18万亩玉米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机械化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9月20日,在静升镇马和村村民李来香家的玉米田里,随着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缓缓驶过,一排排玉米植株被连杆带穗揽入“怀中”,摘穗、剥皮、秸秆还田一气呵成,一穗穗色泽金黄的玉米棒很快就装满了运粮车,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机器收割效率就是高,以前种玉米都是人工掰的,全家上阵也要忙活十几天,今年我家种了10亩玉米,收割机一上午就收完了,不仅不用掰苞谷、砍秸秆,而且收购商在地头直接就把玉米棒装车拉走了,也不用后期晾晒,从人力、物力包括经济上都节省了好多。”望着从收割机卸粮管倾泻而下的玉米棒,李来香脸上禁不住扬起喜悦的笑容。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秋收时节,许多农户会选择直接在地头就将收获的玉米卖给收购商,每斤的价格在7毛左右,也有不少农户会将收获后的玉米先在院子里晾晒2—3天,然后把果穗装入铁丝笼或木杆围成的栅栏里,让果穗慢慢脱水,等价格合适时直接脱粒卖掉。
  “静升镇马和村片区的玉米成熟较早,我们从9月10日就开始收割了,每天能收七八十亩地,多的时候有100多亩,亩产都在1000斤左右。机械化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玉米收割效率,不仅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还能把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为保证秋粮归仓,我们合作社提前对农机具进行了检修,并对人员做了细致安排,确保尽快把马和村片区的玉米收完。”灵石县马和神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申志强说。
  近年来,灵石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玉米种植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同时把农机推广使用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依托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大力推广使用玉米收割机、旋耕机等新型农机具,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确保农作物适时收获、秸秆及时还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农户与合作社共赢,有效助推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 (赵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