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是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佳节将至,灵石县街头巷尾弥漫着月饼的香甜气息。从手工制作到机器批量生产,从老式手工月饼到各种新奇口味月饼,再到省内外出品的散装和礼盒的月饼,都已经将中秋佳节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拉满,商家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求新谋变,铆足力气跑出了月饼市场的“新赛道”。
月饼订单爆满
产量明显增加
9月23日一早,在灵石县静升镇德和诚糕点店,店主孙有珍和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有条不紊地制作着传统老月饼,浓浓的月饼香味扑面而来。
在灵石,一提到月饼,无人不知德和诚的老月饼,皮薄馅多、香酥可口。孙有珍是德和诚月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每年中秋节临近,前来德和诚糕点店购买月饼的市民络绎不绝,还有不少顾客通过网络平台订购,就是为了这一口纯正的老味道。
“每年中秋节前都是月饼销售旺季,现在每天线上线下的订单都是爆满,一天最少能销售一万多个月饼。由于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这段时间特别忙,临时雇了15名工人。”孙有珍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契合市场需求,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馅料,做出来的月饼不仅香酥可口,也无需担心添加物超标等质量问题,很受市场欢迎。
如今,月饼销售方式从传统商铺、经销商等线下销售渠道发展到网购等线上模式,这不仅使传统手工月饼成为灵石县及周边地区畅销的应节食品,也通过网购平台远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地,让这小小月饼打开了大市场。
“今后,我们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把这门传统手工艺一代代传下去。”在孙有珍看来,制作月饼不仅是在守护曾经的月饼味道,更是一种传统佳节饮食文化的传承。
月饼口味推陈出新
在坚守中求新谋变
临近中秋,大型商超、糕点店的货架上都设置了月饼专区,外观精美、口味新颖的月饼纷纷上市。
近日,记者在几家大型超市里看到,月饼礼盒被摆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货架上的月饼造型精致独特,有传统的圆型月饼,还有花朵形状和水果形状的月饼,月饼口味很丰富,有五仁、黑芝麻、花生、豆沙等传统口味,也有陈皮、芒果、榴莲、普洱茶等独特新颖的口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记者看到,有几位顾客购买了传统口味的月饼,还有顾客买了一些新口味的月饼。“今年超市卖的月饼,有好几种口味以前都没见过,像普洱茶味月饼、紫薯蛋黄酥皮月饼,不仅口味新而且设计得很好看,让人感觉很好吃,我买上几盒回家尝尝。”正在挑选月饼的陶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月饼口味“年年新”,但传统风味的月饼依旧占据市场主流。灵石县宜美多超市店长田园说:“年轻顾客更愿意尝试新东西,是购买新奇口味月饼的主力军,而长辈及有送礼需求的顾客则更加青睐经典口味的月饼,目前月饼销量中传统口味占七成左右。”
较往年相比,不少市民选择自己制作月饼。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花纹样式等,亲手制作无添加剂、少糖分的自制月饼,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让中秋节变得更有意义。
近日,记者在灵石县步行街一家手工月饼摊点前看到,传统的老味道、老手法受到了街坊邻居和消费者的欢迎。一旁等待的市民孙女士说:“我连续3年都来这里打月饼,成了每年不能少的仪式,小时候家里穷,粮食短缺,中秋节兄妹6人分一块月饼,吃月饼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几十年来,手工月饼也成为心底珍藏的记忆。”对于很多像孙女士一样的“60后”而言,传统手工月饼不仅承载了儿时的记忆,也是缠绕几代人味觉记忆的老味道。
如今,月饼生产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纷纷推出创意不断的“新品”,不仅在外包装上花心思,在口味设计上也“更走心”,但不管是传统手工月饼,还是创意无限的“奇葩”口味月饼,都在用心将中华传统节令食品做得更有味道。
月饼包装“大瘦身”
轻装上阵更亲民
长期以来,过度包装问题广受诟病,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消费者负担,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年9月1日,在经过2年的实施过渡期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正式实施。新国标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3层。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市场在售的月饼包装礼盒越来越简单了,大部分包装是纸盒、塑料盒、铁皮盒。新规施行后,月饼外包装“瘦身”效果明显。
9月25日,记者在宜美多超市看到,在月饼销售专区,不同品牌的月饼都摆放着已经打开的礼盒,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盒子里面的月饼包装。记者注意到,这些月饼礼盒内大多采用简单的塑料袋和纸盒包装,以往那些复杂的纸壳衬托较少见到。月饼紧凑地摆放在礼盒内,包装十分简约。除了纸质包装盒,该超市内铁盒装的月饼占了“半壁江山”,复古感十足,简单朴实。
“之前有的月饼包装里三层外三层,就跟‘套娃’一样,太繁琐,其实盒子里没几个月饼,那些包装成本高又不实用。今年逛超市发现,很多月饼的包装都精简了,更接地气了。”正在选购月饼的市民周先生说。
田园介绍,这两年,他们售卖的月饼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特别是今年,从源头厂家开始,包装更精简和紧凑。他们在进货时也会优选性价比高、口碑好,符合老百姓需求和国家标准的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过度包装只会造成盲目攀比和浪费。摒弃“以装代值”,方能回归货真价实。“瘦身”后的月饼,价格也更亲民了,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实惠,市民纷纷为月饼的“轻装上阵”点赞。
今年盒装月饼售价大多很亲民,价格在十几元到三百元,一百元左右的居多。散装月饼价格更加亲民,单个零售价在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同时还有迷你的月饼,价格实惠也能满足吃月饼的需求。一家超市的营业员告诉记者,如果是自家食用,大家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如果是走亲访友,消费者会选择品牌名气较大的月饼,价格在两百元左右。
“根据节前专项检查情况来看,各大型商超及月饼销售门店在售的月饼礼盒均未发现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包装。”灵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目前,县域内市场销售的月饼礼盒材质以硬质纸盒或铁盒为主,礼盒内的包装多为两到三层,以往“里三层外三层”“买盒子送月饼”等现象逐渐消失。在“两节”来临之际,灵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会进一步加强对时令性商品市场价格和过度包装的监管工作,督促相关经营者合规经营,合理定价,抵制过度包装和奢靡之风,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是阖家团圆的象征,是中秋佳节当仁不让的主角,但归根结底仍是一种食品。既然作为一种食物,色香味俱全最佳,但相比金玉其外的“面子”,消费者更注重的是“里子”。在竞争激烈的月饼赛道中,商家必须紧跟消费者需求,与时俱进,才能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