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迎泽

春风化雨禾苗壮

  教育要用心,即要求教育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巧思,既要用心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同时还要学会在日常点滴中汲取教育经验,并创造一个个看似偶然的机遇去实践教育者的教育理想。往往这些用心的细节都是在一个个小小的教育过程中得以体现。
  故事一:
  2018届高三宏志班有位成绩平平的李同学进入了我的视野。有一阵子,我常在她手臂上发现清晰可见的瘀青,出于职业敏感,我主动走近关心这位女生。原来,她母亲常年在外打拼一家子的生活费,事业发展得还不错。留下她爸爸一个人在黄石照顾她和妹妹。女主外男主内的原生态家庭让她的父母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女儿成绩的期望值又过高,女儿成绩稍有波动,拳打脚踢就成了家常便饭。这些都导致李同学平时在校时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失控。
  如何帮助心灰意冷的她,扬起自信的风帆呢?了解完她的实际情况后,我决定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入手。一方面我及时对李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并在学习上给她“开小灶”。在教学中,我经常给李同学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反馈交流习题时,她可以自己选择擅长的题目说,渐渐的,她不再是纯粹的听客,虽然表达还不够流利清楚,但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她从不愿说,变的有话可说,愿意说。另一方面我主动与她父母多次沟通,分享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并及时共享她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慢慢地,李同学和父母紧张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缓解,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我也被她妈妈聘为李同学的“半个学生家长”。我从余老师变成了余妈妈,她也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深知:教师职业的高尚还在于爱的奉献。用满腔的爱,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朵花,都有尽情绽放的理由。
  故事二:
  2009年我班上有位不起眼的学生,他第一次在英语考试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依照约定,我将《德川家康传》这本书送给他作为礼物,并在扉页上写下寄语:“送给可爱的学生陈博聪:希望你在坚定梦想的路上永不放弃!”没想到,这本书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他蓬勃上进的激情,激活了他心中沉睡的种子。正是这本书,让他看到了教师“授业解惑”之外温暖的一面。也因为我的影响,高中毕业的他立志将来也要加入教师行列。
  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2019年,一本名为《璞玉》的学生作品集问世了。这是陈博聪正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后,自掏腰包专门为自己的学生出版了一本作文书。他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实现写作的梦想,更希望用有温度的教育去滋养新的一代人。为学生当好传递希望,追逐梦想的领路人。
  如今,这本书早已泛黄,却谱写了一段我和他之间十余载的师生情。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递。从教近20年,有太多的艰辛和不易,也有满满的收获和幸福。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无悔。因为爱,甘愿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洒下汗水,播种希望,成就无悔人生!

作者:黄石七中 余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