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院第九法庭曾位于综合楼六层,是一个民事审判庭,因办公室曾经与之相邻,从法庭开庭准备到开庭审理到休庭闭庭,每天如旭日东升、红日西坠循环往复、不停歇,日久目睹便由衷生发几许感慨:法庭是铁面“无情的”,是惩罚犯罪的绳索,可以剥夺罪犯的生活自由,甚至可以褫夺其生命的权利,但法庭又是温暖“有情的”,人身、财产、名誉以及各种正当权利都会在法庭审判中得以伸张,正当合法的权利也保护不容侵犯。
法庭给家庭以和睦、给生活以和谐,是整个社会安宁的“稳定剂”,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岗位职业不同,性格爱好迥异,可不论做什么,“安居乐业、幸福美满”都需要法律来调整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我们手中有尺能知长短,手中有秤能知轻重,而手中有法可规范行为和操守。
第九法庭是东西向房子,房间是长方形的,尺寸很大,东面有三个宽大明亮的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美丽的汾河水,窗框是朱红色的,显得十分大气而庄重,清晨红日东升,将万道金光洒进第九法庭,仿佛是光明的使者、正义的化身。西面有两扇宽门,为了安全起见,北门是供诉讼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律师进出,而南门则是专供法官通行的。进入庄严的法庭,法官席位于法庭的正南方,上面悬挂着璀璨夺目、雄伟端庄的国徽,而被告席、原告席分列东西两侧,此为审判区。再往北面则是用朱色厚木隔离开来的旁听区,摆放着一排排灰色锃亮、牢固结实的铁质座椅,供案件相关人员旁听。忙碌的书记员则位于法庭中央,在电脑前快速不停地敲打键盘,负责案件庭审记录。当一切准备就绪,常常是民一庭、环境资源庭或知识产权庭的法官就会身披黑色法袍来到第九法庭,他们似乎喜欢第九法庭的宽敞明亮,布置周美、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和窗外“明湖十里、春水犹香、小舟三四、落叶击桨、绿柳长堤、风光如画”的汾河美景,而“情不自禁”地总是习惯到第九法庭审理案件。这些法官大多年过半百,在法官职位上做了多年的事,关于法律条文、审判事理都精明透彻的很,为了公平正义审理案件往往都表情严肃、不徇私情、铁面无私,所以很受尊敬。尤其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某法官,平日在法院走廊偶然遇见我总是面带微笑,嘻嘻哈哈,嬉戏逗趣,或在第九法庭休庭歇息时到我办公室静坐品茗、舒缓情绪,谈话聊天皆是亲切和蔼。可当他身披法袍、正襟危坐,端端正正坐在高背威严的法椅上,庄严地敲下法槌、宣读判决书时,显得何等的严肃和威严!居中裁判,询问当事人、质证讯问,倾听辩护、审阅案卷,仗着他法规娴熟、公道正直、口才无碍、审判经验丰富,无论什么疑难复杂的案件到了他手中,总觉得不难对付,所以见他开庭审理案件总是有条不紊,不慌不忙、镇定自如,游刃有余。
法庭内外有许多身穿蓝色警服,腰佩警具,虎虎生威的法警在维护法庭秩序,巡逻执勤。别看他们大多刚从部队复转归来,血气方刚、稚气未脱,平时满面春风,笑容可掬、活泼朝气、友善助人,但对于那些哄闹法庭的违法犯罪分子,却丝毫不留情面,让那些不讲道理、图谋不轨的当事人心惊胆寒、望而生畏。记得有一次第九法庭开庭,诉讼参与人数众多,人影憧憧、摩肩接踵地拥挤在法庭狭窄的通道里。个别态度蛮横、别有用心的当事人有时目无法纪、严重扰乱了法庭秩序,幸亏反应机灵、身材魁梧的法警,讲明事理后果断出手,及时制止违法行为,确保法庭审理顺利进行。而当每日庭审结束,整个大厦人去楼空,警惕负责的法警还要对法庭上上下下进行全方位地巡逻检查,是否有当事人在法庭逗留做坏事,是否有危险物品置放在法庭,他们的火眼金睛如雷达扫描,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不应忘记的还有每日为第九法庭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人员,他们起早贪黑,忙忙碌碌,负责查看法庭各种设备,例如电脑、打印机、视频播放器、闭路监控、饮水机、中央空调等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处理,同时还要对第九法庭进行环境卫生保洁。每次法庭审理结束,他们都要一丝不苟地将法庭内外彻彻底底、不留死角打扫一遍,地下的烟头、灰尘、纸屑、口痰等都要认真清理干净,有时遇庭审时间冗长而错过了就餐时间,只能忍饥挨饿、加班加点清理卫生,往往忙碌完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了,剩下的便是风尘仆仆赶路、披星戴月回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开庭审判,当太阳还沉醉在梦乡,晨星还挂在静谧的天空,小鸟啾啾鸣叫同伴起来觅食,后勤中心的服务人员栉风沐雨、顶严寒、冒酷暑,“自带馒头花卷为早餐”,早早来到第九法庭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先是开门认真检查法庭各种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之后急急打开窗户通风,保持法庭空气清新,然后是再次清理卫生、保障法庭环境整洁。他们经年累月为法庭审判工作默默奉献,却不为人知,是法院的“幕后英雄”。
无论是执法如山、秉公办案的法官,还是严明执法、巡逻执勤、维护法庭秩序的法警、还是默默奉献、清洁卫生、后勤保障、设备维护的司法辅助人员都在围绕着第九号法庭工作,虽然分工不同、职责各异却无贵贱之差,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功能,正是这形形色色、职能不同的法庭工作人员、用点滴行动践行着伟大的“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热爱法律、运用法律”的法治精神,都为着共同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马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