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维度,对2002—2022年的国内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近二十年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写作知识”和“作文命题”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内容较窄,缺少体系和覆盖性;研究范式单一,较少多元的材料收集;研究对课程设计和教师不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期望为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写作教学;CiteSpace;可视化;热点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并且涉及课程、教材、教学等层面。目前,学界对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研究、理念研究、教学案例研究、教材研究等方面,而很少有学者对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将着重梳理2002—2022年国内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这期间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其研究的发展脉络、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厘清有关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未来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助力。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库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主题词检索为TS=“语文写作教学”或者“语文作文教学”;保证分析的可行性和效度,人工剔除了会议综述、书评、征稿启事等非研究型文献。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检索,以CiteSpace软件作为计量分析工具从不同维度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尽量呈现这类研究的机构、作者、文献引用次数、文献变化趋势、关键词聚类等。
(二)数据来源
为了较好地把握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热点及前沿,笔者将CNKI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发表时间为200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经过CiteSpace自带筛选功能筛选后,获得有效文献两千余篇。
(三)研究过程
本文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对经过软件筛选的文献有效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按软件CiteSpace 6.1.R1能够识别出的文件格式进行编码,按软件的要求进行导入,可获得聚类的分析结果,并且是以可视化图谱的样式呈现。最后将分析结果结合论文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相关研究者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二、结果分析
(一)文献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逐渐得到了许多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2015年之后,相关的研究成果呈直线增长趋势,但在2019年之后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下降。
从发文量来看,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探索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期(2002—2014年)。我国语文写作教学处于起始阶段,期刊论文数量较少,研究方向集中在研究者个人的语文写作教学理念方面。
第二,快速发展期(2015—2019年)。2016年以后该领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究趋向语文核心素养、语用学视角下的写作教学、写作能力等方面。这一阶段研究快速发展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我国语文写作教学,促使有关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新课改的推进,更新了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理念;教师素质提高,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写作教学的研究中。
第三,缓慢发展期(2021—2022年)。此阶段核心期刊论文增速放缓,研究方向逐渐转向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二)文献概况
通过CiteSpace软件中的Institution分析功能绘制发文机构合作图谱和发表论文数量前10的机构排名表发现,目前我国有许多机构、院校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其中发文量较多的有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等。
运用 CiteSpace 软件节点选择“Auther”,对发文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笔者发现,图谱中共含有424个节点与53个连线,节点密度为0.0006。该数据表明在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领域中,研究者相互之间有较少的合作发文情况,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多因为地缘性。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不是很紧密,并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学者网络。
文献关键词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高度概括论文主题的核心词汇,关键词聚类能够反映主要的研究方向及该方向的关键主题[1]。因此,本文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和时间线图谱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关键词聚类功能将时间年限设为2002—2022年,时间切片为“1”,选择节点种类为“Keyword”,其余参数不变,关键词采用对数似然法(LLR)将关键词共线网络聚成20个不规则区域。聚类模块值为0.967,大于0.3,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为0.9194,大于0.7,聚类结果令人信服。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关键词聚类情况,本文统计了20个聚类的成员数量、剪影度和平均年份。每个聚类由多个关系紧密的关键词组成,顺序从“#0”到“#22”排列,数字越小,在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由此可以发现,在过去20年间,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即“核心素养理论下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写作知识”“作文命题”“下水作文”。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高引用关键词突现图谱,对突现词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核心素养和统编教材的研究上。研究者们对写作教学从理论到策略有了全面的研究,而且还在不断地深入和革新,让我们对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研究内容较窄,缺少系统性和覆盖性
研究者多关注写作理论和写作结果,对写作过程关注较少。比如,有学者关注理论怎么适应我国当前的写作教学环境,有学者关注课程的写作范式建构,有学者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对初中写作教学进行分析……这些都属于写作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多数研究都在分析写作的难度、写作方式、写作理论等,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缺少系统性和覆盖性。
(二)研究范式单一
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理论、综述三类文章比例不一样,理论文章最多,策略文章次之,综述类文章最少。理论文章大多数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比较少。并且,许多研究者的背景都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与语言学有一定差别。混合研究法的学者也比较少,一般只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比较多,很多学者去学校实地调查,还有些学者本来就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实验法和纵向研究也比较少。
四、关于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建议
(一)保持和时代同频研究
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审美情操。互联网时代,研究者更要关注如何辨别作品的优劣,作品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审美。现代语文写作教学有复杂性,需要转变思维,关注教育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化。还有就是人工智能的出现,研究者需要关注如何平衡人工智能与真人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进行?写作教学是否要结合人工智能?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是否没有意义?新时代写作与人工智能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都是值得研究的切入点。
(二)结合多种研究方法
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和《文学教育》等语文类期刊上。这些期刊的研究方法都较为单一,研究方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关于写作教学的研究多种多样,需要研究者继续开发。若只用一种研究方法,比如文献研究法,可能阅读上就会有难度。要是能够将观察法和调查法相结合,就能增强研究的说服性。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借助一些技术,寻找隐性研究特征。总之,研究方法需要突出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CiteSpace,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2—2022年间CNKI核心数据库收录的语文写作教学或语文作文教学文献进行梳理。总的来说,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整体研究趋势有起伏,研究的刊物主要为《语文建设》《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等,以荣维东、王栋生、何捷、郑桂华、黄厚江、邓彤为核心学术研究者,以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核心的研究机构,围绕核心素养、写作知识、作文命题、下水作文等高频关键词,逐步深化研究内容,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需要研究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晋.近十年来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汉字文化,2020(24):43-44.(作者:贵州民族大学 田荟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