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学习之家

浅谈老年人在家跌倒时家属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而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多数老年人都会有骨质疏松、骨质变脆的现象,跌倒对他们来说后果较为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那么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如何处理?2011年9月6日原卫生部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提到:“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跌倒会给老年人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如果能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一、确认伤情

  在老年人跌倒后,家属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慌张,切勿搬动老年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其次,检查老年人的意识是否清楚、呼吸是否均匀,是否有头晕、呕吐的症状,检查老年人跌倒的位置、身体与地板的接触面,观察老年人是否有头部受伤、骨折等情况,询问老年人是否有手脚麻木、疼痛、肿胀的感觉。如果老年人头颅损伤,有耳鼻出血的现象,不要用纱布、棉花、手帕去堵塞,否则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继发感染。

二、病情的初步判断及处理

  首先进行简单的病情判断,查看老年人是否有骨折症状。如果老年人是摔在硬地板上的,则需要特别注意检查老年人的腰部和颈部以及手腕等,查看是否有剧烈疼痛、严重肿胀,手脚是否能活动,骨头活动时有没有响声,受伤的部位有没有变形等。头部或臀部着地,出现头痛、呕吐时,是颅内出血的征兆,不可轻视。如果有以上情况暂时不要搬动老年人,尽量让老年人保持原有姿势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密切观察老年人的情况,给老年人盖毯子,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可以将老年人搬运至沙发或者床上,搬运时动作要轻柔,最好2—3人互相配合,一人托住老年人的头部和颈部,一人托住老年人的臀腰部,一人托住老年人的腿部。

三、伤口的处理

  第一,老年人跌倒后家属可以进行简单处理,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去除表面污垢和细菌,可以用清水轻轻地擦拭伤口,注意不要使用肥皂或酒精等刺激性物品。
  第二,消毒是伤口处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家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再次冲洗伤口后用医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伤口。
  第三,对肿胀部位冷敷15分钟左右,减轻肿胀和疼痛感。如果有出血点,可以用碘伏消毒后进行压迫止血和包扎控制出血。对于伤口较大或者伤口较深的,应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

四、记录事件经过

  家属记录事件发生经过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判断病情。家属主要记录老年人跌倒的时间、地点和经过,以便医生能更好地了解病情,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心理护理

  第一,老年人跌倒后可能会感到恐惧、无助和焦虑,家属要安抚他们的情绪,不能指责老年人,要倾听老年人的表达,顾及他们的感受,尽量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第二,如果出现跌倒创伤,家属应帮助老年人重建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跌倒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三,老年人跌倒后进行救治期间,家属应多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有安全感、幸福感。

六、预防再次跌倒

  为防患于未然,家属应针对老年人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找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如地面湿滑、家具摆放不稳、东西摆设杂乱等,家属要及时纠正,消除这些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老年人不宜穿过长的裤子,以免踩到裤脚被绊倒,应选择舒适、防滑的鞋子,鞋子过于柔软也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房间、客厅、厕所等空间应保持充足的光线,避免灯光太暗看不清路。老年人如厕时,尽量选择坐便椅,防止起身时跌倒。
  总之,当老年人在家中跌倒后家属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作者: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康复医学科 农瑾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