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明乡镇

“工矿小镇”实现文化蜕变

——记“市级文明乡镇”灵石县两渡镇

  • 两渡镇2023年“文化惠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 两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崔家沟敬老院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志愿服务活动

  • 两渡镇2023年世界读书日交流分享会

  • 崔家沟村文化惠民工程文艺小分队活动汇演

  • 两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 在何泽慧纪念馆举办“1+N”科学家精神大家行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   初秋时节,只身走在两渡镇两渡村,宽阔整洁的进村道路、涂装一新的二层小楼、舒适的活动广场,让人心感繁华之余,感叹文明建设下的“工矿小镇”也能如此秀美。
      两渡镇是灵石县的工业大镇,地处灵石县北部,承担着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任。多年前,这里在煤炭、工业双重压力下,城镇灰黄暗淡。如今,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深入,两渡镇脱“黑”向“绿”,昔日破旧的“工矿小镇”已经焕然一新。
      近年来,两渡镇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全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党政齐抓共管,在如何实现“工矿小镇文化蜕变”上,有了自己的“答案”。

    精神文明建设入心入脑

      两渡镇距离灵石县城约12公里,横跨汾河两岸,108国道、南同蒲线穿境而过。全镇煤矿、机械制造等八大行业企业19家,是一个典型的煤炭工业大镇。
      如何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了两渡镇最初的难题。近年来,两渡镇党委、政府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深远意义,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两渡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同落实,将精神文明融入到各个方面。
      两渡镇相关负责人燕琦红介绍,为有效指导和协调创建工作,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两渡镇制定了完善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党员干部齐上阵、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创建和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两渡镇通过微信、美篇等线上平台及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文化墙、电子屏等各种线下途径,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今年我们在恢复传统节日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语言节目和情景节目,活动中大家不仅反响热烈,还主动参与节目的内容改善。”燕琦红说,精神文明建设是方方面面很具象的工作,不仅可以调动大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增强全民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精神文明建设入村入企

      服务不出“圈”,是灵石县打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具体实践。近年来,两渡镇紧跟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下,按照“1234”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发挥企业聚集优势,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工作方法,探索出了“以企带村、以工补农、工农并进”的乡村振兴两渡路径。截至2022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15个、占比60%。崔家沟就是其中的样板之一。
      两渡镇崔家沟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比较优势,在党支部带领下,坚守新时代“共同富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工矿经济为基石,以养殖、运输、商贸为支撑,工矿企业反哺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崔家沟村驻地企业聚义集团牵头成立晋宝望种养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建设运营,吸纳村民入股148户,年固定分红14.4万元,能解决村民就业100余人、年人均增收7.2万元;流转周边土地8000余亩,带动崔家沟、徐家山等7个村年增加集体收入420余万元,构建起了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崔家沟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开展“五域综合治理”和“垃圾不落地”专项行动,对村内环境卫生划片治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新建大型体育场、登山徒步道等,持续整理荒地、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整村绿化率达65%,全力打造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2023年4月,崔家沟村被省农业农村厅和省住建厅推荐申报2023年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培育树立文明乡村新风

      文明创建需要持续为之,久久为功。两渡镇结合村级“一堡垒五中心”建设,按照有标识标牌、有工作场地、有平台、有制度、有活动安排、有成果展示“六有”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一步规范工作职责、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确保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常开展。
      同时,完善村级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修缮工作,整合活动场所,合理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中心、乡风文明中心、平安法治中心、产业发展中心,为广大村民群众提供了学习科学理论、聆听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我们平时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会在春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受灾群众、离退休干部和退役军人。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文明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发放《两渡镇‘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健康绿色上网 共建和谐网络’倡议书》等,并利用微信、美篇等自媒体平台发布《弘扬美德传家风 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等倡议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燕琦红说,开展市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两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两渡镇把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点单+派单”精准供给,通过登门走访、开通热线电话、网络征集等方式,找准群众需求点,建立活动项目库,推动项目按需供给。
      如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何泽慧院士纪念馆、冷泉古堡、雷家庄古村落等,两渡镇又通过深度挖掘历史遗迹、红色元素等,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激发文化内生动力,并持续开展市级非遗“灵石评说”活动,叫响灵石好声音。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如今,浓浓的文明新风正吹拂在两渡大地上,浸润乡村,绘就出一张村美、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灵石县两渡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褚文斌 孙贤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