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策部署?”
“怎样有效解决查人找物效率不高、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较长的问题?”
“怎样缓解执行案多人少矛盾,切实提高执行效率和效果?”
面对上述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成为摆在太原法院面前的一大课题。
太原中院党组经多次研究和专题调研,决定走集约化联动执行的新路子提高执行效率。
10月24日,太原中院与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管理局、社保中心、公积金、不动产、车管所签署了协作联动执行备忘录,这既是深化协作联动执行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集约查控优化执行改革的实际行动。
太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于昌明介绍道,2022年在太原市委领导下,太原市政府与太原中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企业破产暨执行工作府院联动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太原市政府部门与太原法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力处理”的制度化、常态化企业破产暨执行工作府院联动机制,成立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市中院院长为组长的太原企业破产暨执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市中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等21家单位的分管负责人,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暨执行工作中涉及的民生保障、联合惩戒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执行难”。此次太原中院与6家单位签署协作联动执行备忘录,正是对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太原府院联动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太原两级法院以群众需求为靶向,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大力气精准解决执行痛点难点。开展院局长接访努力化解执行信访难题,开启执行网上立案精准解决“立案难”痛点,开通“执行110”24小时值班攻坚“查人找物难”痼疾,推广“阳光执行”小程序解决“不透明”难点……以上措施的推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面临的执行难题,但取得的成效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与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还有差距。
实践中,查人找物效率不高、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较长的问题仍然存在,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缩短执行办理周期是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期待和需求。
近年来,太原法院执行案件逐年上升,2021年受理执行案件46610件,今年1-9月受理77708件,每年执行案件受理总数占到了全省收案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执行案件逐年上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尖锐已是近年来不容忽视的执行难题,单靠执行法官个人或团队单打独斗、包案到底的办案模式已跟不上执行案件的增长速度,深化执行改革、释放集约效能成为破解执行难的新路子和有效路径。
针对下一步工作,于昌明指出,要扩展协作联动单位持续深化协作联动机制;要优化方式方法提高协作联动执行效果;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维护胜诉权益。
随后,太原中院与太原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管理局、社保中心、公积金、不动产、车管所签署了协作联动执行备忘录。
本报记者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