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它是一条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路径,蕴含着独特的内在价值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旨在全面总结并综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以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重要价值优势,强调它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价值优势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根本方向不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第二,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集中全国人民力量办大事。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经历了从提出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迎来新时代并继续保持前进的昂扬姿态,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根本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的目的在于追求剩余价值。自英国“圈地运动”以来,资本主义所倡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就是以“剥削”“掠夺”等为手段,使资本家获得最大的利益,使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劳动力,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古语有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现代化,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人民为本,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靠人民群众来实现的,只有坚持人民本位,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进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现代化。
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道路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并不以霸权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归宿。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合共生”是融入中国人骨髓血液中的生存认知。发展智慧和价值追寻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追求,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冲破“国强必霸”逻辑禁锢,建立在“和衷共济”“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理念基础上,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德理念的支持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首先,实践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优越”“优越到什么地步”的基本标准。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真理性应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制度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其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改进来验证。中国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国家现状和历史规律灵活调整制度,制定各种发展计划,并及时修正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这种实践取得的成就反映了制度的优越性。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伟大奇迹的精神。中国以只有百分之九的土地来供养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中国从一个被人欺负、没有外交的落后国家到站起来勇敢冲在世界前列,再到现在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华文明从蒙尘到重现昔日的光辉,在世界的文化宝库里熠熠生辉,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中国在一张贫瘠的“白纸”上,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创造出振奋人心的中国新辉煌。这一峥嵘历程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总而言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与国家现状和历史规律相契合,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需求以及中国的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因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为中国的持续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作者:北方工业大学 饶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