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近期一种名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疾病来势汹汹,令不少市民闻之色变。有儿科医生在网上发帖表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下月或将达到高峰。太原市的各妇幼医院及发热门诊内,在家长陪伴下输液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孩子不在少数。
伴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数量的明显增加,网络上开始出现了囤积药品的“声音”主流用药阿奇霉素随即登上热搜。
反复发烧、咳嗽当心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10月26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内,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正就读幼儿园大班,目前仍然有发烧的症状。“最开始就是一天咳几声,我也没太在意,就在家给孩子吃药,大概三天后孩子就开始发烧了,我们带他来医院做了一个检测,不过当时支原体相关检测是阴性,医生说可能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检测出阳性。”
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之前一直按照普通感冒在家吃药治疗,但是孩子反复发烧,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有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医师薛萍表示,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微生物,没有细胞壁,是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为反复的发热咳嗽,热退以后,咳嗽的时间比较持久,早期是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后期以痰咳为主,咳白色黏痰。支原体肺炎病程进展非常迅速,发病两三天后就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肺部病变。
无需盲目囤药,肺炎支原体感染需及时就医
针对网络上出现的囤积阿奇霉素的现象,薛萍表示,自行购买阿奇霉素给孩子服用的方法并不可取。从临床表现上看,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这些都可以引起肺炎,且它们之间的表现很相似,普通民众是很难通过症状去鉴别是不是支原体感染。
如果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就自行服药,有可能会延误病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或是加剧耐药导致无药可用的局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大环内醋类抗菌药物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
但实际临床使用中也会出现阿奇霉素使用无效的情况,这时医生也会选择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
薛萍提醒市民,无需提前囤积阿奇霉素,尤其是囤积进口的阿奇霉素。就疗效而言,国产阿奇霉素与进口的阿奇霉素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药品保质期有限,大量囤积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影响急需的家庭用药。
戴好口罩、勤洗手……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薛萍介绍说,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支原体是自限性疾病,在患病期间也能吃能睡。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中有10%—40%会发展为肺炎,且多见于5岁及5岁以上儿童。一般来说,治疗严重的支原体肺炎至少需要两三周,家长不必心急。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医生建议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如需咳嗽、打喷嚏可以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也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本报记者曹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