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品牌

代县峪口镇脱贫与振兴有效衔接成效卓著

  今年以来,代县峪口镇通过组织大兵团作战、组建工作专班、狠抓项目上马、针对性强化光伏补助等措施,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显著成效。峪口镇共辖27个行政村,其中脱贫村15个、非贫困村12个。截至今年8月底,全镇脱贫规模4209户9611人,占全县脱贫人口22%,人均纯收入8877.4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3.9%,预计全年纯收入12257元,同比增长18.3%;3类监测户348户697人,人均纯收入8361.6元,预计全年收入9530元,同比增长15.2%。
  周密部署严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马跃龙任总队长的领导组,健全巩固衔接长效机制。每周以“三落实一巩固”为主要内容,以自查、推磨检查、重点督查为主要形式,确定全镇工作重点,同时,每周召开乡村振兴工作调度会,按照“县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工作队员和网格员包户”和网格化管理要求,全镇248名镇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大学生、帮扶工作队、网格员分成4个小队,实施大兵团作战,对27个行政村8930家农户实现划片结对包保全覆盖,人均36户,逐村逐户走访,靠前指挥、指导。
  组建专班抓提升。镇党委成立了“一办十二组”,对各村资料完备与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指导、督促,明确标准,查漏补缺,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一周后“回头看”。纪检组随机入村或视频调度工作人员是否在岗履职。
  部门协作共落实。乡村振兴局、水利局、住建局、人社局、交通局、教育局、医保局、医疗集团等部门经常下乡,入村入户,检查督促政策落实情况。镇党委、政府协调县水利局投资191万元,解决了峪口、双徐、东章、岗上、辛庄、上苑、大地7村、小组的饮水安全问题。县交通局为双徐村新修1km道路,为小中咀村新修了护坡。镇学区对新发现的智障儿童送教上门。医疗集团逐村进行了免费体检。
  发展项目促增收。围绕发展集体经济、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起双徐村10亩西红柿、30亩土豆,高凡村15亩无丝豆角,滩上村、枪杆村90亩水果萝卜4个集体经济项目,预计亩收入均可超万元。目前,高凡村豆角已开始收获,每天采摘500多斤,收购价2.5元/斤。
  老年餐桌献爱心。在原有11个日照中心基础上,新建老年餐桌31个,实现27个行政村和有人居住的村民小组养老护理员、厨师等公益岗位全覆盖,为500余名五保户、困难家庭、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提供午餐服务,顿顿有肉吃,每餐只收1元钱;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餐、送药、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服务。
  住房保障惠民生。在前两年新建抗震房777户、对五保户全额补助、对其他困难户补助1000-4000元的基础上,针对山区房屋石头墙,抗震性差、安全性差问题,在高凡、西沟、八塔、堡子、大地、牛家渠6个村新建了“幸福大院”,安排五保户集中居住。
  光伏补助解困境。镇党委决定对无劳力户,经过“六议两公开”民主程序,每人发放500-3000元光伏补助,已全部到位。
  电子办公提效能。开发出“钉钉”日志模块和VBA(协同办公软件)程序,一方面用手机入户摸排,上传数据,对村民衣食、健康、住房、饮水、收入构成、务工就业、受教育、各类政策落实和室内外、个人卫生等状况实时拍照上传。分管领导、包村领导对相关照片、数据,及时研判,掌握进度,确认是否达标,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一方面全面收集公益岗位、临时务工等工资性收入,地力补贴、种粮补贴、低保、养老等转移性收入,村级收入分红、项目分红等财产性收入数据。
  细致摸排解民忧。从8月3日至8月28日,4名包镇县领导、4名牵头队长带领全体工作人员,白天到全镇27村54个村民小组逐村逐户走访,晚上梳理汇总问题。走访中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35个,盘活停产项目3个,调整包片领导1名、包村干部2名,充实、调整乡村振兴员11人,集体谈话160余人次,办理残疾证2人、落实残疾人护理补贴1人、年度低保129人、临时救助13人4600元,低保1996人、特困供养283人实现兜底保障。

刘娟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