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这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这是对荣光的铭记,也是对使命的呼唤。
记者,记着。作为媒体人,我们肩负着记录时代、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使命。我们用笔尖记录着社会的重大发展,用镜头捕捉着时代的绚烂荣光,用视频展示着生活中的鲜活时刻,用话筒采访着事件的真实面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让传统媒体人的角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创新、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成长、挑战、突破,是媒体人不变的初心。今天,在节日的“聚光灯”下,让我们从幕后走到台前,分享一段段发自肺腑的心声。
我们始终相信,媒体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笃定理想 勇往直前
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
从旭日东升到灯火辉煌,记者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新闻现场;从宁静山村到繁华商场,记者的维权声音永远回荡在大街小巷,每每提起记者,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是外表光鲜亮丽、手握舆论之剑的无冕之王,是神秘刺激、充满挑战的正义先锋,抑或是疲于奔波、内心彷徨的孤独行者。
“您好,您大概介绍一下情况……好的,具体位置在哪?我马上到。”午饭时间,收到新闻线索后,午饭随便扒拉了几口,我和同事便带着录音笔、笔记本、相机立即向着新闻现场匆匆赶去。
下午一点半,按照约定准时到达约定地点,简单地了解情况过后,很快开始采访。经过了解,消费者陈先生装修遇到了问题,装修公司拿陈先生的房子做样板间,但是装修结束后有许多问题和装修前的承诺不相符,陈先生与装修公司进行沟通后无果,于是联系记者帮忙维权。到达装修公司,陈先生再次与装修公司进行了几轮交涉,我们作为客观事实的记录者,将双方沟通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听完双方的诉说和诉求,我用多年帮助消费者维权的经验和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经过分别与双方沟通协调,最终解决方案得到双方的认可,圆满解决了问题,为陈先生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事后,不仅得到了消费者陈先生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装修公司的认可。
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每一次的去新闻现场都像是一段未知的旅途,而采访到的内容又是一段段零星的碎片,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些碎片重组整合,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再用文字传播给每一位读者。
如今,我虽然已经在新闻战线奋战了十余年,但每日仍然为着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而努力奋斗,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帮助消费者维权,每一篇稿件都激荡着一直以来的新闻梦想,从未停歇。
本报记者周伟
见证历史 感悟时代
作为一名记者,我站在新闻一线,见证着世间万象,感受着生活的种种滋味和职业的独特性、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的工作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使命和意义。
记者的工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思考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关注社会的各个领域,捕捉到新闻线索,并能够深入调查和采访。同时,在报道中需要对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呈现,不能被个人偏见或利益所左右。这要求我们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素养,以便准确理解和解读复杂的事件和问题。
记者的工作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新闻传播速度日益加快,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收集信息、撰写报道,并将其传递给公众。这要求我们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压力应对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错误和不实信息的传播,确保我们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为记者,我们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报道影响着公众的认识和观点,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我们也应当承担起监督权力、揭露问题的责任,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记者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报道新闻,更是为了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情感。在采访中,我见证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瞬间,这些让我更深切地理解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在报道中,我可以通过文字和影像记录下这些故事,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更多的人感同身受、思考和共鸣。
然而,记者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只是表象,实则每一篇再小的报道背后都是经过记者细细推敲、字字斟酌的心血;每一篇精彩报道的背后是记者大量的阅读及前期功课的准备;每一次策划都是记者编辑经过再三探讨、深入调查的成果。记者,白天采访、晚上熬夜写稿;朋友聚餐时好友吃饭、我们在赶稿;一个电话奔赴现场,随时待命……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有勇气,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作为一名记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深感幸运能够从事这样一份具有挑战和意义的工作。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公众传递准确、客观的信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都坚信记者的使命是伟大的,我将始终怀揣着热情和责任感,为这个职业而努力奋斗!
本报记者王星玮
一名“老”记者的酸甜苦辣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而对我来说,那个舞台就是新闻记者。在我充满挑战与机遇的10多年媒体从业经历中,我领略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宝贵的人生感悟。
首先,记者这个职业的酸,主要源于工作的压力和艰辛。为了第一时间传递消息,我们经常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去采访。在这些挑战之下,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和专注,以便准确地捕捉每一个重要信息。然而,这种压力和艰辛也是我们职责所在,使命使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学会了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
至于甜,那便是我从采访中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时候,我会因为一篇深入的报道而获得认可,或者因为一个感人的故事而赢得读者的喜爱。这些时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体验到了新闻工作的意义。它让我明白,作为记者,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消息,更是传递爱与希望。
再说苦,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方面,但也令人深感痛心。由于行业的竞争压力,我们时常要面对稿件被毙、新闻被抢等困境。这些困难虽然令人沮丧,但也让我懂得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要谈的是辣。这个元素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代表了挑战和冲突,也代表了成长和变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常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艰难的选题、甚至是批评和指责。这些“辣”味元素虽然让我痛苦,但也催我成长,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回顾我的记者生涯,我深感其丰富多彩,同时也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我明白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挑战和变化;我明白了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不仅在于工作成果,更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明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愿意继续在这个舞台上奋斗,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我相信,在记者的岗位上,我会继续成长、继续感悟人生的真谛。
本报记者杨鹏飞
镜头里的风物万象
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如期而至,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我体会到了这个职业的独特魅力和意义。
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是繁重而紧张的。我们每天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拍摄任务,我们需要以镜头捕捉到最真实、最生动的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判断力和高超的摄影技巧。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合理的构图、光线和焦点等元素,准确地表达新闻事件的背后故事和情感。
然而,工作的甜与苦是并存的。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恶劣的天气、危险的环境、紧张的时间等等。正是这些挑战和压力,使得我们更加坚强和勇敢。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让公众了解到真相,揭示出那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同时,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我们还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态度。我们需要以公正、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报道,让公众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任何利益干扰,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进入全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形式报道新闻,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新闻记者需要在拍摄的同时掌握更好的写作技巧,记者还应当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更好的运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媒介呈现新闻内容,是媒体记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诚如中国记者协会在《今天,记者向何方?》文章中所述:“从来没有哪个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像今天这样,承受着巨大压力,面临着转型挑战,迎接着超越自我的重要机遇。”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的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在第一线,用镜头记录下新时代的伟大荣光。
本报记者曹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