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综合新闻

《山西省家具定制合同》示范文本正式发布

提高消费体验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在家具定制行业,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因材质、款式、服务等方面的纠纷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象,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推出一份适用于本省家具定制环境的合同示范文本。此合同虽非强制性质,但对明确双方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化产品描述,保证材质真实性

  当定制家具时,商家可能会承诺使用某种高档木材,但在实际交付时却以次充好,使用低等或人造材料替代。为解决这一问题,合同示范文本在条款中对产品的“材质”“型号”“尺寸”等信息进行了细化要求,确保消费者能够得到与合同约定一致的家具产品。
  家具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桌面、椅背,还是抽屉底板,商家都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标注所用材质,不得存在任何模糊空间。如有更换材质的需求,必须经过消费者的同意,并在合同中做出相应的变更记录,确保一切调整都是明明白白、公开透明。

明码标价,规范附加费用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定制家具时往往会忽略运输、安装等附加费用,而这些经常成为商家额外收费的突破口。在合同示范文本条款中规定了附加费用的范围和标准,要求商家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所有费用,包括运输费、安装费等详细信息,防止商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随意加价。合同规定商家必须提供一个详细的费用清单,这个清单上不仅要标注每项服务的价格,还要说明费用产生的条件和计费方式,比如按距离计算的运输费、按项目的安装费等。这种做法确保了价格的透明性,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个清单来预算自己的总支出,减少因费用不明而产生的纠纷。
  商家若在没有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增加费用,或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取额外费用,将被视为违反合同规定。这种行为不仅会受到合同约束的惩罚,还会影响商家的信誉和市场地位。
  合同中对附加费用的透明化规定,要求商家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就所有费用与消费者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表述,不得在事后以任何借口增加费用。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原定的费用,商家必须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且需要有消费者的书面同意才能执行。

退货有保障,避免经济损失

  具体到退货所涉及的赔偿,合同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条款描述上,而是详尽列出赔偿包含的各项直接经济损失。这包括因退货而产生的运输费、再次安装的费用等,确保消费者与商家因退换货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商家在消费者提出退货要求时的处理时限和流程。商家需要在合同中明确标示从接到退货通知到完成退货所需的具体时间,这样消费者就能够明确自己的期待,并且商家也不能无理拖延。如果商家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退货处理,除了要承担合同中规定的赔偿责任外,还可能面临额外的信誉损失。这样的规定无疑增强了商家的诚信经营意识,推动整个行业的诚信建设。此外,商家必须提供清晰的退货指南,包括退货所需的文件、流程以及联系方式,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执行退货手续。

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售后无忧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定制家具的购买流程,合同示范文本中特别强调了合同操作的透明化。在购买前,商家需向消费者提供详尽的商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家具的制作周期、材料来源、功能特性及保养说明等。这些信息的透明公开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合理的购买决策。
  不仅如此,合同示范文本还特别关注了售后服务的问题。商家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售后服务的内容、方式及响应时间,确保一旦消费者的商品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
  《山西省家具定制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出,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家具定制行业的规范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应积极要求商家按照合同规定执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的具体合同内容和操作指南,消费者可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与下载,为自己的家具购买之旅增加一份安心保障。

本报记者王星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