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文明建设是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具备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凝聚力、滋养事业单位文化等诸多价值。党建工作与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相辅相成,为此,本文针对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以及新时代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新时代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思路,以促进事业单位长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思路
新时代环境下,事业单位为了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纷纷开展了管理方面的转型。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以党建工作为根基,有针对性的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未来可持续发展、帮助事业单位实现顺利转型。为此,本文将针对新时代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一、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概述
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积极向上、品德高尚、文化内涵先进的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社会效益和人文关怀,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在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内容:其一,弘扬核心价值观。在事业单位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文化。其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组织纪律和执行力,维护公平正义,减少权力任性和腐败现象,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其三,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使员工与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其四,关注员工福利。注重员工的物质福利和精神需求,建立健全员工关爱体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影响力,增强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代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意义重大,借助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持续提升员工素质。此外,党建工作还可以对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积极引领,真正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素养,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具体意义有以下几点:其一,有利于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事业单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可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建工作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团结协作的平台,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教育,可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二,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制定和推动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良好运营。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事业单位文化内涵,形成积极向上的事业单位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资源,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新时代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思路
(一)建立牢固的党组织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在组织架构中设置党组织,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党组织生活制度、党纪处分制度等进行完善,确保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为此,应该从以下几点实施:其一,确立党组织设置和职责。明确事业单位内各级党组织的设置和职责,确保党的领导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按照党的组织原则,通过民主选举或者任命产生党组织负责人,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健康稳定。其二,强化党组织的纪律监督。建立严格的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坚决查处违纪行为,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为党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组织保障,确保党组织能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其三,加强党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党组织中设立特殊机构,主要负责协调和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工作,确保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有效明确党建工作在业务决策、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对接。
(二)加强党建和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
党建工作要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单位业务发展,推动事业单位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其一,确立统一目标。党的工作和业务发展应该服务于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党组织和业务部门应该在目标设定上形成统一认识,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其二,加强沟通协调。党组织应与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并及时进行进展情况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衔接。其三,整合资源优势。党组织和业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互相支持、合作共赢。通过党员的力量和组织的影响,促进业务发展的顺利进行。有效加强党组织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党建和各项业务工作向着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努力。
(三)引入多样化教育培训活动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员工的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倡导诚信、奉献、创新等价值观念,使事业单位文化成为党员和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支撑。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其一,定期开展党员培训和业务学习。积极组织定期的党员培训,加强党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培养,提高党员对事业单位业务的理解和把握。其二,提供实践机会。培训活动不仅限于理论学习,还应该提供实践机会,让参与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其三,鼓励创新合作。培训活动应该鼓励参与者提出创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借助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活动,有效促使全体党员成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推动力量,促进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融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和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同等重要,两者作为强化事业单位内部软实力的关键举措,对事业单位综合水平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优化党建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切实保障事业单位在健康、有序的组织结构下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代雪华.探索“新常态”下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J].农电管理,2020(07):20-21.
[2]袁媛.以精神文明建设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煤炭工业,2023(07):80-81.
[3]张谦.弘扬“五种精神”,发挥基层工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某高校图书馆工会为例[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23,38(03):34-40.(作者: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