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菜,满足山西人的味蕾
11月17日中午时分,记者在太原市老太原饭店府西街店看到,前来就餐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一锅热乎乎的老太原铜锅,一盘酸甜可口的老太原糖醋丸子,再加上一道鲜美的老汤豆腐,便是消费者郝先生一家的午餐,也是在座各个消费者心目中的山西美食。
明厨亮灶提升用餐安全感
记者看到,在这家店中有一个特别景象,就是全透明开放的后厨,所有配菜、烧菜的过程都清晰可见。老太原饭店府西店店长石建良告诉记者,这是老太原菜馆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的“明厨亮灶”工程,已经开展多年。明厨亮灶指的是餐饮单位通过采用透明玻璃等方式,公开展示食材、后厨加工、菜品制作、清洗消毒等重点餐饮卫生环节。
“干干净净做饭,做堂堂正正山西菜。”这是包括石建良在内的众多餐饮从业者的共同心愿。“近年来,我们将明厨亮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来说,出门在外,吃到健康卫生的菜品是每位消费者的心愿,我们愿意将监督权交给老百姓,菜品新鲜吗?设施设备标准吗?工作人员卫生着装统一吗?由消费者来监督,我们双方都放心。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一家传统晋菜馆,推广晋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了明厨亮灶,所有来店的、尤其是外地消费者,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刀削面是怎么削的?烧麦是如何包的?直观的欣赏比听别人介绍更会令人印象深刻,这样对我们山西的晋菜是一个良好的推广。”石建良说道。
打响山西美食品牌
记者采访了部分消费者,是否了解山西十大晋菜、十大山西面食都有哪些?“过油肉吧,过油肉肯定有。”“烩菜,山西的烩菜很好吃。”“糖醋丸子,每年过年应该家家户户桌上都有这道菜吧。”“那肯定是刀削面啊,咱山西人中午吃饭不就好这一口吗?”......不少消费者都介绍了自己心目中的山西名菜,可见,这些菜品是印刻在山西人舌尖上的“乡愁”。
石建良介绍,近年来,我省开展了“品鉴山西美食、晋享山西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发布并推介十大晋菜、十大山西面食、50种山西特色小吃。“这些活动我们全部都有参与,并且,我们致力于做好这些传统菜品,留住山西老乡们心中那最原始最纯正的味道。”石建良说道。
在打响山西美食品牌方面,省商务厅副厅长侯向军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激发餐饮消费活力。继续开展“品鉴山西美食、晋享山西味道”餐饮品牌推广活动,办好晋菜创新大赛,打造“十大新派晋菜”,评选山西创新餐饮品牌企业。发布山西美食大全和山西美食旅游路线,借助媒体力量,推介山西地方特色美食,全面展示山西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餐饮消费需求。
餐饮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
石建良还提到,政府发放的餐饮消费券也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餐饮消费热情。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22日,全省共有12654个基层工会为职工发放了一次性电子餐饮消费券,惠及人数178.92万人,累计发放金额4.97亿元,已发生544.31万笔消费,共计金额4.07亿元,拉动消费5.03亿元。
消费者韩女士表示:“消费券是通过云闪付来核销的,整体操作还是比较简单的,领取后可以查看适用的餐饮门店,就餐时也可以咨询商家进行操作。商家不会觉得麻烦,因为这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是互利的,既帮我们省钱了,商家客流量也提升了。”
数据统计,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至9月,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127.31亿元,同比增长11.8%。在不久前我省刚刚发布的《山西省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中,针对扩大餐饮消费也有明确的政策措施。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均表示:“民以食为天,餐饮无小事,希望餐饮单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软、硬件’,也希望能有更多晋菜被人熟知,让山西菜越走越好!”
本报记者余嫱文/图
市场需求释放,全省文旅消费加速回暖
文旅经济是城市发展的“软名片”,消费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我省相继推出了促进文旅消费的文件,诸如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旅游消费券、退还旅行社质保金……特别是新近出台的提升文旅消费热度的若干措施等,让文旅产业暖意浓浓,激活文旅消费的加速回暖。
体验感十足的文旅康养培育
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今年3月,我省召开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推进会。会议提出,从培育市场主体类型等六个方面聚焦发力,布局文旅康养示范区,新增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特色民宿。
今年以来,太原市钟楼步行街上,晋礼山西定制店等一批高级次旗舰型创意文化品牌的落地,“圈粉”一大批年轻消费群体。
据了解,目前太原钟楼步行街文化旅游业态店铺57家,占在营店铺半壁江山,也深得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忻州古城积极打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营造出好看、好玩和好吃的浓郁地方特色氛围,让市民在游玩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今年国庆,记者看到,忻州古城极具文化特色的民宿酒店,让游客来了就想多驻足,静下来、慢下来,享受着古城独有的繁华与安逸。据报道,目前忻州古城在运营的店铺490余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忻州市云中河景区,总投资10多亿多种旅游业态,房车营等无一不在提升着游客的体验感。
“券”嗨抢惠市民有滋有味
趁着盛夏旅游消费旺季,今年全省多地开展旅游消费券和惠民券发放活动。其中,太原开展消费券和旅游惠民券活动,让太原域内市民在嗨抢惠吃中,享受着满满的城市“烟火气”。
今年1月14日至2月28日,太原开展“晋情消费”消费券,仅1月14日当天就投放旅游消费券1500万元,8月再次发放文旅惠民券,景区内满30元减15元,酒店内满100元减40元等。
11月16日,太原和平路金虎便利薛店长不无感触地说,40多天年初消费券活动,门店日售近万元,比日常多四成。
太原文旅局负责外宣郭姓负责人表示,消费券和惠民券的发放,拉了动太原消费经济,市民也享受着满满的幸福感,让旅游产业快速回暖。
同样今年一季度,晋中为域内市民提供超过20亿的多项旅游优惠活动。据报道,期间晋中榆次印象城、平遥印象新街、介休夜宵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大增,消费活力大大提升。
“精准滴灌”重拾文旅业信心
为助力旅行社企业快速走上正规,今年2月,省文旅厅启动暂退旅行社质保工作。短短6天,山西首批24家旅行社获的1566万质保金。
今年8月25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文旅局副局长石钧表示,政策出台以来,太原累计为全市旅行社暂退质保金近1亿元,为90余家新成立旅行社办理质保金缓交手续,累计缓交金额1800余万,大大缓解初创企业资金困难,市场主体复苏势头明显。
中青旅太原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暂退质保金给企业带来的是更多地发展信心。
不仅如此,全省各地文旅部门对旅行社接待入并游客予以奖励。太原对地接前五名奖励,其中太原包机奖中,每架次超50人团队,在并住宿一晚,游1个以上A级收费景区,每人奖励60元;连住两晚以上,游览2个以上A级收费景区,每人每住一晚奖励90元;每团达到150人的,每人再奖励10元。
“夜经济”聚拢城市“烟火气”
为充分释放夜间消费潜力,我省陆续出台快推夜间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城市“夜经济”地标,发展形式多样的夜市消费。
10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表示,一系列政策资金方面的务实举措,夜经济生活集聚区成效显著,全省各地正展现出浓浓烟火气。
商务部门利用商贸流通发展项目资金对“烟火气”项目资金支持,积极推动太原市钟楼街等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今年中秋国庆“两节”,9条省级步行街人流量达378万人次,营业额超4亿。前三季度,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经营主体数量达3932个,营业额达超12亿,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1月10日,“晋情消费·全晋乐购2023山西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在并启动,街坊节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将一一上演。太原阳光国际酒店食安总监张珊珊表示,活动对酒店的消费拉动经济预计有15%。
如今的三晋大地,文化旅游产业正迸发出新活力和生机,文旅消费回暖正加速前行,一个个康养示范区、休闲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脱颖而出,游客在丰富体验的同时,也成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阎建军文/图
消费观点
提振消费要下“绣花”功夫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恢复态势更趋明显,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贡献率达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为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消费数据的亮眼成绩与人们眼里的“烟火日常”互为表里、相互印证。热门景点人头攒动,网红餐厅排队等号,影院剧场观众爆满,特色街区熙熙攘攘,文旅融合沉浸体验……消费恢复乃至升级的背后,是消费信心的恢复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消费信心提振,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实体产业不断加速复苏。在此背景下,人们才敢消费、愿消费。另一方面,政策措施出台及时有力带来预期企稳向好。比如,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力求长短兼顾、务实有效。9月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金秋购物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快推动促进汽车、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落地落细,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各地各部门也在提振消费上下大功夫,出台相关政策。一些地方结合自身特色,挖掘并盘活文旅资源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同时研究适应现代人心理特点的创新消费场景,开发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消费新潮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当前消费市场恢复和扩大保持良好势头,但其基础尚不牢固,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对标消费升级的市场大逻辑,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仍需提升。因此,各地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落实好税费优惠等各项纾困措施,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向好。可以说,稳住了各类经营主体,也就稳住了就业,稳住了人们的“钱袋子”。收入有保障和良好的预期,人们才敢消费、愿消费。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消费环境也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一环。全链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流程优化消费体验,以“绣花”功夫打造更便捷、更舒心的消费环境,方能不断固根本、利长远。
消费旺,经济强。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窗口。产品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新兴消费还需发展壮大,消费环境还能继续改善,消费能力还要持续增强……千方百计化解这些问题,让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亿万中国人的消费潜力就能汇小溪成大河,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动力。
毛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