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我和李彦青主编的《百年盂县戏剧》印行了。关心戏剧的同志常问起相关事宜,现在就以此小文回复吧。
乌纱村是个戏窝子
太行山西,大河水东,山环水绕兮,春秋设邑盂县;霞峰山麓,乌沙水畔,土肥地沃兮,焦樊立村乌纱。西望黄灵头,南望乌沙村,旌旗飞烨烨,军马来纷纷兮,张平夫吊仇犹歌记述历史悠久;霞峰连塔耸,矫首问蟾宫,莫作浮图看,凌霄气欲翀兮,武全文登霞峰诗吟显水秀山清也。
史乘事丰,地灵人杰。七星槐布街兮,连结玉带桥文昌寨;二郎庙镇中兮,呼应天子庙千佛寺。传焦胜迁徙乐平兮,科举一甲探花;扬樊氏廿四育孤兮,表赞柏舟遗范。金代李氏一门六进士兮,李知几平章政事官高一品;清朝张杨两族七举人兮,杨千总战死疆场蔭袭四代。傅青主传医术张致远兮,隔帘诊妇科沉疴立愈;王石和娉孙女张斌翰兮,训导临晋县文名广传。樊允谐纠首铭乌纱邨兮,道光碑勒石二郎庙;焦玉才先生别北京城兮,英雄台演义三国志。中将程绍岩大女婿张耀福,山墙楷书老三篇兮,不愧民间书法家;诗人高长虹小伙计张师敬,京沪演剧十八载兮,堪称布衣戏剧人。张其焕张巨山,解放战争捐躯;张巨元张乃礼,抗美援朝建功。张老杰北征兮,服役炮兵机要处长;王常胜南下兮,供职湖北粮食厅长。王海义战机飞行员鹰击长空;张巨杰高级工程师探宝瀚海。李永智自行车健将,争先全国冠军;张巨良舟桥团团长,搭台华北阅兵。张举人军校讲国学兮,《易学蒋针》藏于鲁图;焦大校军事修百科兮,“军事装备”入诠《辞海》也。
这是我2023年元旦撰写的《乌纱村赋》节选。
《左传》载,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国设盂县,到今天2537年了。乌纱村也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了。特别是百年来,举人张觐丹随程绍岩中将在太原办军校,焦玉才在北京参与经营参茸店,张师敬上海追随狂飙演剧,带回家乡许多先进文化,特别是戏剧文化。上世纪20年代初,焦长耀,张巨喜,石世祥等在村中办起了戏班子。早期,还有文斌子、成卫子、福来子、臭货、拐牛、五娃子、赵三等人,后来又有锁子、久子、小二牛、改梅子、金梅子、开元子等多人参与。乌纱村的庙多,庙会也多。加之周边东坪、乌玉、杜村、泥河、路家村、清城、元吉、盂县城等庙会戏,一年四季不断。我从民国三十八年出生,就受到了戏剧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不知不觉成了一位戏迷。
盂县乃戏剧之乡
大学者王国维讲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盂县,春秋设县,金元升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科举时代,在山西一百多个县邑中,盂县考取进士最多,可谓进士之乡。盂县几乎村村有戏台,村村有戏班。据1959年《盂县人民县志》载,1940年前后,“全县有秧歌队230个,歌咏队230个,业余剧团540个。”
世人皆知,全国有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占有五分之一。特别是中路梆子,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等影响更大。中路梆子又称山西梆子、晋剧。其中晋剧须生大王丁果仙的亲传弟子刘汉银就是盂县人,他讲过,他随山西晋剧院的同事们,曾九进北京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晋剧须生另一大流派“马派”,其创始人马兆麟,早年一直生活在盂县清城村,演戏课徒。
1968年2月,我们看了盂县晋剧团杜达等主演的《智取威虎山》,就参军入伍了。新兵一到河南省新乡市,市豫剧团又以《智取威虎山》欢迎了我们。
北京是名副其实的戏剧中心
1973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入北京。先后在北京军区司令部,总参谋部,总装备部服役,直至退休。当了一辈子兵,走遍了全中国,观赏了各种戏剧,其中京剧《红灯记》样板团的演出就看过两次。关于样板戏是这样的:1964年6月,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29个剧团上演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37个剧目,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了演出。我曾经阅读了大量的戏剧著作,并收集了不少有关百年盂县戏剧的资料。特别是与王昆、郭兰英、乔羽、蓝天野、文怀沙等大戏剧家有过面对面请教与交流。我与焦佳维合作,还编著了历史剧《路梦钟情》。这样,编撰《百年盂县戏剧》,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百年盂县戏剧》有:戏剧之乡,狂飙演剧,赶车诗剧,帅旗飘飘,万紫千红,三战乌河,石山新高,铁血阳泉,赵氏孤儿,百花齐放(晋商魂,路梦钟情等)共十章。
2020年以来,闲居家中,帮助整理乡邦文献,携家人和乡友编撰完成了《百年盂县诗歌》《百年盂县散文》《百年盂县戏剧》《百年盂县小说》,后被海军大校李让同志誉为“盂县四书”。诗联大家百岁寿翁赵云峰先生赞曰:“开天辟地溯元初,盂邑居然有四书。文物典章浑是宝,仇犹史籍赖君储。”
焦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