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学习之家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其课堂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更多道德和法律问题,因此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焦点。

一、运用生活化案例进行教学

  生活化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引入生动例子,教师能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生活化案例还能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进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例如,教师在讲解“尊重他人”时,可以举例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或随意插队。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尊重他人,并思考改进之道。这样的案例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提升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能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抽象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可展示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环境保护等内容,加深学生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环境保护”讲解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污染和破坏的影像,让学生直观感受环保的迫切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使用、分类垃圾、节约水和能源等,通过多媒体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艺术的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运用生动案例、多媒体等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道德素质和责任感。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四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525-527.
  [2]李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混合式研修实施策略——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真情课堂教学立意转变”主题研修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 (03):17-18.(作者: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育龙学校 程媛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